苞蔷薇根,中药材名。本品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功能主治为:治疝气,遗精,脚气,下肢水肿,风湿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①《福建民伺草药》:化气消疝,涩精益阴。②《浙江中药资源名录》:祛风活血,通经补肾。③《闽东本草》:治腰脊无力,四肢酸软,遗精,疝气。性味归经 《福建民间草药》:甘,温。
苞蔷薇根中药信息 相关问答 基础信息 别名:猴局根、金柿根、大红袍、毛刺头、 性味:甘、苦、涩;温 功能主治:益脾补肾,敛肺涩肠,止汗,活血调经,祛风湿,散结解毒。主腰膝酸软,水肿,脚气,遗精,盗汗,阴挺,久泻,脱肛,咳嗽气喘,胃脘痛,疝气,风湿痹痛,月经不调,闭经,带下,瘰疬,肠痈,烫伤...
《中药大辞典》:苞蔷薇根 药材名称苞蔷薇根 拼音Bāo Qiánɡ Wēi Gēn 别名猴局根、金柿根(《闽东本草》) 出处《福建民间草药》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 原形态硕苞蔷薇,又名:苞蔷薇、猴柿、刺柿、大红袍、野毛栗、七姊妹、圆刺菱、毛刺头、糖钵、山麻栗子、糖球子。
苞蔷薇根 (《福建民间草药》) 【异名】猴局根、金柿根(《闽东本草》)。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 【植物形态】硕苞蔷薇,又名:苞蔷薇、猴柿、刺柿、大红袍、野毛栗、七姊妹、圆刺菱、毛刺头、糖钵、山麻栗子、糖球子。 常绿灌木。茎蔓生或匍匐状,被绒毛,并具粗壮的钩状皮刺。单数羽状复叶,小...
导读一般情况下,苞蔷薇根具有脾益胃、涩肠止泻、祛风除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等功效与作用。苞蔷薇根对脾胃有良好的调理作用。在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时。期能够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帮助脾胃更好地消化食物,吸收营养。... 一般情况下,苞蔷薇根具有脾益胃、涩肠止泻、祛风除湿、活血调经、解毒消肿等...
④治风湿痛:苞蔷薇根四两,猪蹄半斤,或鲡鱼二条,黄酒二两。水煎服。(《福建民间草药》) ⑤治咳嗽气喘:苞蔷薇根一两,切片,水煎,饭前服。(《浙江天目山药植志》) ⑥治子宫脱垂:苞蔷薇根二两。水煎服。(《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⑦治阑尾炎、阑尾脓肿:苞蔷薇根二两,大血藤一两,大蓟根一两。水煎服。(《浙...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bracteaea Wendl.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硕苞蔷薇 常绿灌木,高2-5m.茎蔓生或平卧,茎枝有弯曲皮刺;小枝有柔毛,并混生针刺和腺毛。羽状复叶;小叶5-9,连叶柄长5-9cm;托叶大部分离生,呈篦具状深裂,边...
苞蔷薇根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益脾补肾,敛肺涩肠,止汗,活血调经,祛风湿,散结解毒。主腰膝酸软,水肿,脚气,遗精,盗汗,阴挺,久泻,脱肛,咳嗽气喘,胃脘痛,疝气,风湿痹痛,月经不调,闭经,带下,瘰疬,肠痈,烫伤。 形或倒卵形,长1.5-2.5cm,宽0.6-1.4cm,先端钝或带突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细圆齿,上面...
药材名称苞蔷薇根 汉语拼音bao qiang wei gen 文件原文《中华本草》 英文名Root of Macartney Rose 原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osa bracteata J. C. Wendl. 药材别名猴局根;金柿根;大红袍;毛刺头; 药材基原为蔷薇科植物硕苞蔷薇的根。Rosa bracteaea Wendl。全年均可采,挖根,洗净,鲜用或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