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画,湖南省保靖县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画是在传统单色绣花样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立画种。苗族刺绣原先采用剪纸为绣样,至清代末期,一位精通绘画的苗族人王正义把白色的线描改成彩绘,成为一种单纯的布底绘画。画面上常见的形象有龙、凤、花、草、鱼、虾、虫、鸟、竹、木等,通过采用...
正是她将苗画与市场需求结合,使得苗画重归生活,既传承了祖辈手艺,又留住了苗族人的古老记忆。“一种符号,百代传承”,梁金翠认为家传渠道总是太狭窄,真正的传承意义不仅仅是从太祖父传到祖父、从祖父传到父亲、再从父亲传到她,更多的是要让苗族以及各族人民知道苗画、喜欢苗画,自觉成为这种文化的传播者,苗画...
2008年,他以湘西苗画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身份,再次带着苗画出山,在乾州古城东门开设了工作室和店铺。第二年,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冯骥才到湘西考察,看到梁德颂的苗画后,惊叹其画技纯熟,称“保靖苗画是湘西的一张名片”,应设法加以保护、传承。2011年,湘西苗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第三批非物质文化...
除了钻研画技外,梁金翠成立了梁氏苗画艺术有限责任公司,建立苗画传习基地招收苗画传承人。如今,她也成为苗画的县级非遗传承人。 “苗画之前就是服务于苗族人的生产生活,现在我们做的,只是把它重新拉回我们的生活,让它回归大众视野。”让苗画同市场结合,梁金翠也做了一些探索,比如前几年推出了数字藏品,同奶茶店...
苗画起源于苗族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意识,是一种古老而质朴的艺术形式。在清代末期,一位精通绘画的苗族人王正义将白色的线描改为彩绘,从而形成了这种独特的布底绘画。🌟艺术特色: 苗画常以龙、凤、花、草、鱼、虾、虫、鸟、竹、木等为题材,通过写实与抽象、夸张与变形等表现手法,呈现出一种古朴原始而又热情奔放...
图/文吴柯传统苗画主要流传于湘、黔边区的苗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是东部六方言区的湘西,而苗画艺术最精湛的是以花垣县吉卫镇至麻栗场镇这一带为中心的周边乡镇。本次展出的苗画为花垣县苗画第三代传承人龙庭金师傅的作品,龙庭金家住花垣县麻栗场镇黄土坡...
苗画,这一独特的画种,是在传统单色绣花样稿的基础上逐步演变而来的。在清代末期,一位技艺高超的苗族人王正义,巧妙地使用白色粉浆在深色布料上直接作画,从而创新了古老的“锉本”剪纸工艺,为妇女们提供了更为生动的刺绣样稿。这些画稿不仅线条流畅、情感丰富,更在妇女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们甚至舍不得用...
行走湘西苗居,于门帘、窗幔、服饰、被面和房中装饰上可见龙凤呈祥、喜鹊闹梅、五谷丰登等图案,这是入选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保靖苗画。苗画曾一度面临失传,在梁求瑞、梁永福、梁德颂祖孙三代的苦心传承、创新下,才得以重焕生机。 苗画是清朝时期在单色传统绣花样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画种。开始,苗...
苗画“农忙” 目前,平坡苗族农民画的销售途径主要来自网购和旅游者购买,以及通过各种展销活动和代销点组织销售,画师的画每幅售价几十到几百元不等。 2011年,在兰开翠的带领下,平坡苗族绘画作者集体创作90米长卷《锦绣苗乡》被国家民族文化宫收藏。 2016年,兰开翠熬了两个通宵,3天画了一副长1.4米、高0.8米...
布面上的苗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西方的油画。早期绘制苗画的颜料大多来自自然界,因此大多是水性颜料,从这点上看,苗画和西方油画的油彩完全不同。 苗画的绘制过程,并没有太多的刻意修饰,虽然色彩艳丽,却具有自然清新的特点。 苗画中迷人的图腾崇拜 人们可能被苗画的绚烂色彩及装饰作用吸引。其实苗画作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