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花杆:竖起挂彩绸的竹竿为节日标志。芦笙舞:男女绕花杆起舞,未婚青年寻觅伴侣。文化意义:纪念苗族迁徙历史,祈求人丁兴旺。推荐体验地:毕节赫章韭菜坪、安顺普定马官镇。10. 游方节(日常节庆中的自由活动)别称:无固定日期 核心内容:月夜对歌:青年男女在村寨“游方坪”以歌传情。抛绣球:女子掷绣球择偶,男子...
苗族的祖先是中华三祖(炎、黄、蚩尤)之一蚩尤。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苗年节,是苗族人过的最隆重的节日。盛行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区。过苗年的日期,各地不尽相同,但都是在收谷子进仓以后,即分别为农历的九、十或十一月的辰(龙)日或卯(兔)日或丑(牛)日...
苗族花山节,流行于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的传统民俗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花山节又叫“跳场”、“跳花”、“耍花山”和“踩花山”,是祭祀苗族远古祖先“蚩尤”的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间进行,来自四面八方的苗族人民,潮水般地涌入花山场。围绕“花杆”跳三步舞、蹬脚舞,打“芦笙架”,跳狮子舞...
1、苗族节日 (1)一月:动月(鼠或子月)1到15日是玩年节,其中第1个子日为天岁节,在这一天苗族人都不会出远门。第1个丑日至第2个丑日(2—14日)期间,苗族人会走亲访友、互贺新岁、男女对歌、玩龙灯、狮子等。玩年节相当于春节,有许多的习俗和一些节庆日。 (2)二月:2月的第一个未日为牛王节,是男女社交...
苗年,苗历的年之首,英文nongx yangx,苗语称“能央”,是苗族人民的传统民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年即苗族新年,一般在秋收完毕、一年农活基本结束时举行,过苗年一是为了悼念五千多年前在部落大战中罹难的苗族始祖蚩尤,二是庆祝一年劳作的收获,三是祭祀祖宗神灵及苗族视为保护神的枫木、竹木、岩妈、...
三月三节是苗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苗族人民庆祝春天到来的日子。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举行,人们会在这一天穿上传统的苗族服装,跳起了苗族的传统舞蹈。同时,人们还会进行祭祀和宴席等传统仪式。2. 赛龙舟 赛龙舟是苗族的另一个传统节日,它通常在农历五月五日举行。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在河流或湖泊中...
苗族四月八 时间:四月八日苗族四月八,苗族的传统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苗族四月八是由纪念苗族英雄亚鲁发展而来,源于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祖先、祭英雄、祭神灵。主要流行于湘、鄂、渝、滇、黔等省市。同时也是贵州、湘西、桂北等地的苗、布依、侗、瑶、壮、彝、土家、仡佬等少数民族及在京的苗族共同狂...
苗族歌节是苗族传统的歌会,通常在农历九月举行。在这个节日里,各地的苗族人民会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交流文化。苗族歌节期间,人们可以欣赏到丰富多彩的苗族歌曲,包括山歌、情歌、酒歌等。此外,还有苗族舞蹈表演和斗鸟比赛等活动,让人们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五、苗族婚俗 苗族的婚俗独具特色,有着严格的...
一、苗族三月三 苗族的三月三,又被称为”挑葱节“,是从苗族古老的男女青年恋爱节日演化而来。据说每到三月初三的这天,男男女女以挖野葱为名汇聚在山坡上相亲相爱,边挖野葱边唱苗歌,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苗族的很多青年小伙都等着这一天,而这一天苗族的姑娘也会身着盛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