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明朝,苑马寺的设立也是明朝完善马政机构的一个重要举措,对明朝前期打江山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
历史官职> 苑马寺 官署名。明朝掌管官养马匹的机构,其职掌同于行太仆寺。为从三品衙门。永乐四年(1406)置北直隶、辽东、平凉、甘肃四苑马寺。五年增设北直隶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十八年革北京寺,并入太仆寺。宣德(1426—1435)中曾议革辽东寺,以旧制未果。正统四年(1439)革甘肃寺。各寺设卿一人,少卿一人,寺丞无...
苑马寺,作为明朝时期的重要机构,专门负责马匹的饲养和管理,其地位相当于行太仆寺,属于从三品的衙门。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苑马寺被设立于北直隶、辽东、平凉和甘肃四地。在后续五年中,又新增了北直隶苑马寺,包括清河监、金台监、涿鹿监、卢龙监、香山监和通州监,每监下设四个苑区。清河监管辖顺...
历史知识> 苑马寺 官署名。明代在各地掌管设苑养马事宜之专门机构。永乐四年(1406)首置于北直隶、辽东、甘肃和平凉。后陆续在各地增置。每寺辖六监,每监管四苑,共二十四苑。各有其拨定之草场、水泉,地方坐落,四至分明。苑分上、中、下三级,各养马万匹、七千、四千不等。每寺设卿一人为长官,少卿一人和寺丞若...
在明朝时期,苑马寺卿这个职位被设置为长官,其职责主要集中在永乐年间,即公元1403年至1424年。这一职位的设立旨在管理各个苑马寺,每位长官的级别为从三品。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掌管所属的牧监和苑区的马政事务,同时需要听从兵部的指导和管理。在弘治年间,即1488年至1505年,由于人员短缺,苑马寺卿的选拔...
永乐四年(1406年):明朝设立四个苑马寺,分别位于北直隶、辽东、平凉和甘肃。 永乐五年(1407年):又在北直隶苑马寺增设了六个监和二十四个苑。(顺义、长春、咸和、驯良四苑隶属于清河监;水州、隆萃、大牧、遂宁四苑隶属于金台监;汧池、鹿鸣、龙河、长兴四苑隶属于涿鹿监;辽阳、龙山、万安、蕃昌四苑隶属于卢龙监...
历史知识> 北直隶苑马寺 官署名。又称北京苑马寺。明永乐四年(1406)置,辖清河、金台、涿鹿、卢龙、香山、通州六监,各监又下辖四苑,共二十四苑。掌牧养马匹,以备军需。设卿,从三品;少卿,正四品;寺丞,正六品。各监设监正,正九品;监副,从九品。各苑设苑长,从九品。十八年并入太仆寺。
明朝的官职体系中,苑马寺是一个重要的机构,负责管理和监管皇家马匹。该机构的主要职位包括:卿,这一职位为从三品,是苑马寺的高级官员,负责整个机构的高级决策和管理。少卿,担任正四品职务,是卿的副手,协助处理日常事务和监督工作。寺丞,虽然人数不定,但均为正六品,他们在苑马寺中扮演着关键的...
此时的马政虽属草创,其规模却宏远而完备,除永乐初创设各边苑马寺外,之后马政的发展均未能超越明太祖所创设的框架。就培育马源而言,洪武朝所设的马政机构中,作用和影响最大者当属设立于洪武初的太仆寺。太仆寺管理马政的体制,在洪武二十八年之前为牧监群官牧,之后裁牧监转归地方有司管理,是为民牧,二者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