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苏辙再次上疏称:“夏秋之交,暑雨频并。河流暴涨出岸,由孙村东行,盖每岁常事。而李伟与河埽使臣因此张皇,以分水为名,欲发回河之议,都水监从而和之。河事一兴,求无不可,况大臣以其符合己说而乐闻乎?”“臣愿急命有司,徐观水势所向,依累年涨水旧例,因其东溢,引入故道,以纾北京朝夕之忧。故道堤防...
三苏,是北宋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三人的合称。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1039~1112) 。三苏祠位于眉山市东坡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史称“三苏”)的故居。见主词条:三苏祠 基本简介 “三苏...
总之,苏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巨匠,在文学、书法和政治方面都有着非常显著的贡献和成就。他的作品和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人,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生活的方式。
@名人百科苏辙简介资料 名人百科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号东轩长老,晚号颍滨遗老,生于1039年3月17日,逝于1112年10月25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时期著名的官员、文学家、思想家。 苏辙自幼受父亲苏洵和兄长苏轼的影响,学识渊博,以儒学为主,同时遍观百家。嘉祐二年(1057年),他与苏轼同登进士第...
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汉族,北宋时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为著名散文家,哲宗元祐年间参加过治河争论,为第三次回河的主要反对者。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
三、作者简介苏辙,字子由,自号颖滨遗老,为苏洵之子,苏轼之弟。北宋散文家。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字子由,谥文定。苏辙经过仕途坎坷,进入知
《筠州州宅双莲》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其古诗全文如下: 绿盖红房共一池,一双游女巧追随。 镜中比并新妆后,风际携扶欲舞时。 露蕊暗开香自倍,霜蓬渐老折犹疑。 殷勤画手传真态,道院生绡数幅垂。 《东西京二绝》作者是宋代文学家苏辙。其古诗全文如下: 亲祀甘泉岁一终,属车徐动不惊风。 宓妃何预词臣...
苏辙生平简介 苏登科 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四川眉山人。曾祖苏杲,祖苏序,父苏洵。生于北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年)。嘉祐二年(1057年)与兄苏轼同登进士,六年又举制策入四等。除商州军事推官,未赴任。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出任大名府推官。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为制置三司条司检详文字。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