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5年,苏轼在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在一次打猎活动中,苏轼写在了这首气势雄豪,淋淳酣畅的词。这首词在境界上大大突破了北宋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对南宋辛派词人有很大的影响。苏轼在《与鲜于子骏书》中说这首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5,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
天呐!终于被我找齐了苏轼十首巅峰之作!尤其《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展现古诗词巅峰之美!苏轼历史地位非常高,是北宋时期极富创造力的作家,被誉为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建议家有孩子的,一定要点赞、保存加收藏起来!苏轼,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生于眉州眉山...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作者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夜阑,人静。寂寞的月儿,把自己瘦成一把...
本题考查文化常识。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三人并称“三苏”。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等。反馈...
二、悼亡词的巅峰之作 这首词也是写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苏轼任密州知州之时,这年正月二十日夜里,苏轼梦见了亡妻王弗,醒来之后写下了这首极为悲戚的悼亡词。苏轼的第一任妻子王弗,是眉州青神乡贡进士王方之女,她十六岁嫁给苏轼,治平二年(1065)去世,去世时才二十七岁。王弗知书识礼,性敏而静,又...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昭君怨(谁作桓伊三弄)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望江南(春未老)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阮郎归(绿槐高柳咽新蝉)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考查知识点: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及作品赏析: 苏轼(1037-1101...
这首词在文学史中的地位非常高,是苏轼的代表词作之一,也是豪放派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先从描写长江的壮美入手,接着追忆古人,热爱大好山河、仰慕古人功业,进而感慨自己早生华发却蹉跎了岁月。俞文豹在《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记载了一个故事说东坡有一次在玉堂,有一个幕善歌,东坡于是问他:“我词何如柳七?”幕士...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又名《快哉亭作》,是苏轼豪放词的代表作之一。元丰六年三月张怀民也被贬官至黄州,他们结识后,因气味相投而成为好友,交往密切。十一月,张怀民在其新居西南筑亭,以观览长江胜景。苏轼钦佩张怀民的气度,为其所建的亭起名为“快哉亭”,并赠其这首《水调歌头》,其弟...
苏轼书法的代表作 苏轼在黄州的书作中,最精彩的莫过于《杜甫桤木诗》和《黄州寒食帖》。《桤木诗》是杜甫流寓成都时所作(即杜甫《堂成》诗),而苏东坡之所以认真抄录,应该是这首诗唤起了他对故乡景物的依恋深情(他毕竟是四川人)。(苏轼《杜甫桤木诗》)此帖字形瘦健,总体显得神情清癯,大有清瘦的桤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