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嘉佑集》。工于书法,气韵有余。 苏洵《道中帖》 尺牍 行草书 35.3x53.2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洵《陈元实夜来帖》约1047(庆历七年) 纸本,34.5x50.9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辙|苏轼弟 苏辙就厉害了,北宋大人物,系北宋文学家、宰相,“唐宋八大...
苏辙:凡事看淡,寸心必安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号颖滨遗老。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 “辙”者,低调、务实、甘于负重,成人之美,正合厚德载物之意。苏洵以此字为沉静厚重的次子名之,是寄望于他不慕荣利、精诚守拙,步步为实、不蹈虚空,用扎扎实实的脚印说话。观苏辙...
苏洵《道中帖》局部 苏洵《道中帖》局部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他的书法成为尚意书风的领军人物,结体旷达恣意,率真烂漫。 苏轼《寒食帖》局部 苏辙,是善于驾驭多种文章的散文家,他的诗受苏轼影响,风格相近,其书法师承苏轼风韵,笔法娴熟,很具...
工于书法,气韵有余。 NO.5 苏辙 (1039—1112) 苏辙跋《自叙帖》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号颖滨遗老。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兄苏轼并称“三苏”。宋神宗年间曾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文学成就主要在散文,为文注重养气,风格汪洋淡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 NO....
书为心迹,性情不同,书风自然不同。苏轼性情洒脱,他的书法自然也是线条丰润,处处透露着“淡”和“静”。苏辙沉稳,因此在字的开合与险绝上便显得稍有平淡,却较苏轼更注重法度。 从苏轼与苏辙的传世作品来看,二人都受父亲苏洵的影响学习颜真卿和李北海,都是率意、 洒脱的“尚意”书风,透露着凛然之气和刚直的精神...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四川眉山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父为苏洵,弟为苏辙,父子三人并称“三苏”。嘉祐二年(1057年),参加殿试中 - 经典诗词书法于20240318发
北宋·苏东坡《寒食帖》: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苏轼,公元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三人并称“三苏”。 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四十三岁时被贬为黄州团练...
写下《荐布衣苏洵状》 向宋仁宗举荐苏洵 至此 苏洵一举闻名天下 苏轼《春中帖》 苏轼、苏辙兄弟两人 在殿试中皆进士 有趣的是 欧阳修将苏轼笔试所写 《刑赏忠厚之至论》一文 误判为自己的学生曾巩所作 为了避嫌 将其评判为第二 苏辙《春寒帖》 曾巩四兄弟同科及弟 ...
4.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齐名。苏轼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答案 √相关推荐 14.苏轼、苏洵、苏辙,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曹操、曹丕、曹植)齐名。苏轼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与黄庭坚、米芾、...
【解析】【答案】三苏曹植、曹操、曹丕宋四家【考查知识点】文学文化常识【思路分析与延伸】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苏洵的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长于分析,很有气势,代表作为《六国论》。苏轼是宋代伟大的文学家,又擅长绘画和书法,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诗作有《题西林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