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我们可以说,苏洵的璀璨人生,是组建了我国第一文人家庭,创造了文化史上罕见的“一门三文豪”的奇迹。 细说起来,苏洵的这一奇迹,应包括两个方面,除了他夫妻协力、育子有方、家教成功、成就辉煌,是天下父母的典范之外,在他本人,则是志向远大、守志不移、自学成才、大器晚成,也是后世士人的楷模。 三苏铜塑像 ...
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
苏洵,字明允,是我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散文家。他 的文章以雄辩、豪放、激昂著称,与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一同被誉为 “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苏洵的著作中,有许多成语典故,这些典故 不仅丰富了我国成语的宝库,同时也体现了苏洵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智 慧。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些苏洵作品中常见的成语典故。在苏洵...
苏洵有时在家闭门苦读,有时奔走四方,求师访友,一年到头忙个不停,以致后来他两个儿子的学习要靠他妻子教导。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奋斗,苏洵已经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既精通《五经》和诸子百家学说,又同时对古今是非成败的道理进行探讨,使自己具有了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智,再写起文章来,往往到了“...
1、苏洵焚稿奋发有为。苏洵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他和他的两个儿(苏拭、苏辙)都以文采著名,被后人合称为宋代“三苏”。2、苏洵在27岁那年的一天,正像往常一样随手翻书阅览,无意中发现一篇关于古人爱惜时间、刻苦攻读的故事。他认真地读了一遍,感到这故事很生动,又读了一遍,更加感到有意义,于是...
苏洵轶事典故苏洵轶事典故 苏洵生活于佛、道发展兴盛的北宋前期,受时代潮流及出生环境的影响,苏洵也有一些佛、道观念。苏洵信奉佛道,其外在表现是游道观佛寺,交道士僧人,舍心爱之物为死去的亲人祈冥福等;其内在表现则体现了其文学艺术和政治思想之中,苏洵的文学创作过程论受启于《庄子》,他的文学作品涉及到道教的仙...
民间关于苏小妹的故事当中,最为著名的便是“三难秦观”的故事,还有“佛印与牛粪”、“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等轶事典故,故事内容可谓是妙趣横生。不过发生在苏小妹身上的远不止这几件事,她拒绝王安石儿子求婚那件事也堪称经典。王安石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更是朝中的丞相,可谓是位高权重。当年苏洵带着...
果然得了二子,即苏轼、苏辙,两兄弟参加同一年科举考试,双双高中进士,一时轰动朝野。为此,苏洵专门写了《题张仙画像》记载张仙送子的应验故事。大概是借着一代文豪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的大名,从此张仙也名声大振。可见在一千多年前四川民间就已经流传供奉张仙祈子的习俗,并风行于世,还有张仙画像出售。苏洵所说...
典故 三苏相关人物 苏洵 苏轼 《苏轼诗集》卷三十一〈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其三 〈次韵子由使契丹到涿州见寄四首〉其三:「毡毳年来亦甚都,时时鴃舌问三苏。那知老病浑无用,欲向君王乞镜湖。」 《渑水燕谈录》卷四〈才识〉~4~ 眉山苏洵,少不喜学,壮岁犹不知书,年二十七,始发愤读书,举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