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才子唐伯虎曾写有一首描写苏州阊门胜景的诗。诗曰:“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又擅雄。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到早在明代,阊门就是苏州相当繁华的地方。到了清代,熟悉苏州的曹雪芹又在《红楼梦》第一回里形容...
阊门饭店,旧称大园里,占地面积20000余平方米,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居有王、蔡、陆、谢四户人家。 其中主体建筑谢宅(今阊门饭店1号楼)于1936年始建,1938年建成,为典型的西班牙风格的三层式花园大洋房,占地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 1972年,正式取名“阊门饭店” 1991年,阊门饭店被列为苏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
苏州阊门外有“五龙汇阊”的说法,指城外呈放射状的南、北濠护城河、山塘河(通虎丘)、上塘河(通寒山寺旁京杭大运河)、内城河(阊门下塘南),而与之平行的是南濠街、北濠弄、山塘街、上塘街、阊门大街(现西中市)。古人遵循自然规律,谓藏风聚气、引水聚财的风水宝地,明清时期这一带是全中国最繁盛的商业街区。...
在中国江南的苏州,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梁——渡僧桥,它静静地矗立在风景如画的阊门城外。尽管岁月流转,吴中的众多桥梁或改建或消逝,但渡僧桥却如同一位守望者,始终保持着它原有的风貌与名字,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段不为人知的往事。此桥相传为三国时期所建,历经重修,其桥面则为民国年间重修而铺的混凝土结构。关于...
【江南文脉】《枫桥夜泊》——苏州阊门外,每天午夜时分,古刹钟声都会准时响起。穿越千年而来的钟声,已成为这个古老城市的集体记忆。这座始建于梁代天监年间的古刹,原本名为“普明寺”,它的另一个名字“寒山寺”在后世更广为人知,是缘于唐代诗人张继的一次停留。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
徐锡龄《熙朝新语》载:“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由此可见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 A. 区域间长途贩运业发展较快 B. 商业发展得益于经济...
留园所在的苏州阊门外,是苏州城非常繁华的地段,所以曹雪芹也会在《红楼梦》里提那么一笔,说它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中国四大名园,留园面积和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没法比,比如承德避暑山庄564万平方米,留园面积只有23300平方米,不到承德避暑山庄的百分之一。但留园居然能和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这两座皇家...
苏州山塘街位于江苏省苏州古城西北,是一条历史悠久且文化底蕴深厚的古街。 建筑 山塘街沿街均为古建筑,大多是晚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采用几落几进构成的建筑群体布局,纵向为落,横向为进。 古建筑的单门面种类丰富,包括石库门、栅板门、遮堂门、矮挞门、雀宿檐门等。建筑入口有门厅、轿厅、花厅、楼厅等三到五进,...
阊门之外雁荡村 在苏州历史上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地名——雁荡村,如今已经很少被人提及,至于雁荡村在哪里,更已鲜为人知。 笔者第一次接触“雁荡村”的名字,是在苏州图书馆馆藏的清代光绪丙子(1876)刊本《至德志》上。书中提到,泰伯庙最早于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敕建,在吴郡阊门外吴县西三里雁荡村之南。周围...
二)留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原是明嘉靖年间太仆寺卿徐泰时的东园。园中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时臣)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园中聚太湖石十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