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芽枯病是由瓜笄霉、茄笄霉引起的、发生在豌豆的病害,主要为害枝顶幼嫩部位和豆荚。嫩梢开始发病呈水渍状,湿度大时扩展迅速,呈湿腐状腐败,茎部折曲;干燥时发病嫩梢干枯倒挂在茎顶。豆荚下端蒂部先发病,开始呈灰褐色湿腐状,随病情发展病荚四周长出直立的灰白色茸毛状霉层,后期豆荚逐渐枯黄。豌豆芽枯...
茶芽枯病于1976年在我国浙江省首次发现,国外未见报道。我国主要分布在安徽、江、湖南、江苏、江西、广东、广西等各大茶区。罹病芽叶生长受阻,直接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大流行年份可减产20%~30%,严重制约茶叶生产的发展。4.发病条件 此病属低温型病害。流行与否与温度关系密切。据报道,当平均气温上防治参至10...
1、草莓芽线虫 草莓芽线虫俗称“红芽病”。主要侵害草莓生长点和花芽以及匍匐茎。受芽线虫危害的草莓心叶歪曲畸形,叶色光泽浓绿,严重时植株萎蔫矮化,心芽变黄或红褐色,呈莲丛花椰菜状,草莓被芽线虫危害后,生长点长势缓慢、畸形或消亡,花芽发育退化、畸形、减少,甚至消亡,严重时可导致绝收。 发病条件 草莓芽线虫可...
该黑色细小粒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初期埋生于表皮下,待孢子成熟时便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有孔口,器壁薄,膜质。生长的适宜温度在20~27℃,如果温度大于29℃时菌丝便不能生长。茶芽枯病,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江西、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区。2、茶芽枯病的危害症状 茶芽枯病主要危害...
草莓芽枯病亦称草莓立枯病,俗称“烂心病”,是由丝核菌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草莓上的真菌性病害。主要草莓危害花蕾、芽、新生叶,引起幼苗立枯,也可侵染成龄叶、果柄、短缩茎等。草莓芽枯病是温室和拱棚栽培草莓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中国各地均有发生。在草莓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在肥大水多的条件下容易发病。保护...
杜鹃芽枯病是杜鹃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花芽、叶芽及嫩枝都可受害。导致芽枯萎、腐烂。感病枝条来年不能开花。症状 发病初期,感病杜鹃芽变黑色,以后逐渐枯萎腐烂,芽不能展开。外部鳞片变为银色,其上生有黑色子实体。子实体细小,黑色。病原菌还可通过芽鳞基轴侵入,可达茎皮和髓部,导致小枝导管堵塞,影响水分的...
缺钙一般发生在顶端的分生组织,如新叶,造成叶 片顶端皱缩,叶尖焦枯,花托顶部焦枯。叶柄、花托基部不发 生变化。2、发病部位表现不同芽枯病是真菌性病害,染病部位会产生褐色病斑,发病中后期 有白色蛛丝霉状物出现,引起茎叶腐烂和烂果等,严重的会导 致整个植株呈猝倒状或者变褐色枯死,整个地上部完全枯萎。 而...
芽枯病是真菌性疾病,病菌喜欢高温高湿环境,发病适宜温度为22~25℃,栽培密度过大、连续阴雨天气、温度高容易病重,栽种密度大、多肥高湿容易发生芽枯。 芽枯病防治 针对发病原因来看,分为农业防控和药剂防控两类。 1、农业防控。 育苗前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可以降低病害发生几率,例如氯化苦、石灰。
一、枇杷芽枯病的症状 枇杷芽枯病的发病期为每年的3-5月份,一旦患病,顶芽生长点坏死,顶芽生长点呈米粒大小的黑色坏死状,近顶芽的叶片小、发黄、畸形。 感染芽枯病的枇杷植株旱季不能抽发新梢,6-7月份进入雨季后,在感病顶芽下部抽发丛生状的纤细枝条,不能促进其转化为结果母枝,形成大量空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