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花鳅是1874年,由法国动物学家萨维奇(Henri Émile Sauvage,1842-1917)与法国鱼类学家蒂尔森特(Claude-Philibert Dabry de Thiersant,1826-1898),在《自然科学编年史》(Annales de sciences naturelles)第1卷5期中的论文《有关中国淡水鱼类的记述》(Notes sur les poissons des eaux douces de la ...
中华花鳅(学名:Cobitis sinensis)是鳅科、花鳅属的一种鱼类。体延长,侧扁,背缘及腹缘平直。头部扁而小。吻突出而稍尖。眼小,上侧位,眼前线的下方具有一基部分叉的小棘。口小,下位,呈马蹄形。须5对,其中吻须2对,口角须1对,颏须2对。体被细小圆鳞,头部无鳞;侧线不明显,纵列鳞140~170。各鳍均无硬...
花鳅是一种环境适应力强,耐低氧的鱼类。它喜欢在泥底气质较好的浅静水中生活,以植物、水生昆虫、藻类为食。每年5月初至6月中旬是它的产卵期。这种鱼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低,既是美味佳肴又是大众食品。它还有着“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之美誉,也被称为“水中人参”。“花鳅,真的...
最早之前把国内分布的大部分花鳅都归类为中华花鳅,但是随着物种分类的更新,更多的花鳅种类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来一起看看你抓到的是哪种花鳅吧! ⚠️如今国内花鳅的分类依旧有点乱,如果图中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各位在下方补充修正!0 0 发表评论 发表 ...
黑龙江花鳅俗名: 鳅、花鳅,产地: 分布于黑龙江水系。小型鱼类,眼下刺分叉,须3对,较长。颐叶发达。背鳍分枝鳍条6-7根,体鳞细小,侧线不完全。多数个体尾鳍基下部的黑斑不明显,部分雄性个体体侧中线的大斑为一条宽纵纹所代替。形态特征 小型鱼类,眼下刺分叉,须3对,较长。颐叶发达。背鳍分枝鳍条...
花鳅亚科是指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所有的物种,属于淡水小型底栖鱼,多为食用鱼。世界有15属约25种和亚种。通称花鳅。为淡水小型底栖鱼类,生活在江河、湖泊、小溪、池塘和稻田里。体长,侧扁或稍侧扁;体和头部被细鳞或裸露;无上咽垫;颅顶具囟门;眼下刺分叉;骨质鳔囊是第四椎骨的腹肋和悬器构成的,第...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寻这样一支鳅类家族,它们因身上独特的五条花纹而被称为花鳅,无疑为鳅类中的颜值担当。尽管花鳅之名听起来颇为优雅,但其相貌在鳅类家族中却并非佼佼者。然而,与泥鳅相比,它们已算是相貌不凡了。花鳅身上的花纹色彩淡雅,而其花斑的多样性却令人赞叹。在原生鱼类中,它们的颜值足以...
记者10日从广西师范大学获悉,近期,广西师范大学科研团队在广西百色德保一带发现了洞穴鱼类新物种长肋原花鳅。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动物学科学》上。 科研人员介绍,长肋原花鳅属于原花鳅属,此属种的肋骨均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原有的无眼原花鳅和多鳞原花鳅完全无肋骨,此次发现的新品种...
中华花鳅吃不吃鱼糞便?#养鱼日志 #观赏鱼 #中华花鳅 #原生鱼 #鱼缸里的大自然 - 云腾甄品坊于20230907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1062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