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鞭鼓舞是一项流传于山东省商河县张坊镇一带,具有广泛性群众基础的优秀传统民间舞蹈,是当地群众欢度春节、元宵节的重要舞蹈形式,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2008年被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记载,清朝光绪年间,当地就开始有花鞭鼓舞流传了。花鞭鼓舞有边舞边唱和只舞不唱两种表演方式。表演时,演员身背...
花鞭鼓舞是流传于商河县张坊乡一带的民间艺术,出现于光绪年间,原为乞讨卖艺形式,后将其与商河鼓子秧歌、杂技中的动作相结合演变而成,至今已有 200 余年的历史。演员身背腰鼓,双手同时挥舞一尺多长的花鞭,两条鞭上下翻飞,甩至背后、胸前、胯下,并以鞭头用牛皮结成的疙瘩准确地击打鼓面,打出各种花点,...
《鞭舞飞扬》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鞭鼓舞为原始素材,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编排创作出的非遗作品,不仅展现了花鞭鼓舞原有的团结、拼搏、豪放之感,更凸显出孩子们朝气蓬勃的时代气息。 花鞭鼓舞是流传于商河一带特有的民间艺术形式,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花鞭鼓舞被列入山东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商河花鞭鼓舞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商河花鞭鼓舞 花鞭鼓舞流传于山东商河一带的传统民间舞蹈,是旧社会穷艺人乞讨卖艺的工具,据老艺人王厚风、王安奎、张凤云等口述;光绪二十九年间,当地以卖唱为生的王立礼、王文义两兄弟在北京卖艺时拜流荡在京的艺人李桂珍、李明雄兄弟为师,学会了...
张继福,男,1944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商河县张坊镇苟家村,是花鞭鼓舞第四代传人,2018年被认定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他在1953年师从其父张凤云,从艺67年来,多次带领花鞭鼓舞队参加省、市的演出和比赛,长期活跃在“非遗进校园”活动的一线,被多所小学聘为校外辅导员。2019年,在商河县文化馆面向社会培训花鞭鼓舞爱好...
花鞭鼓舞,是流传于山东商河一带的传统民间舞蹈,自形成以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8年山东省商河县申报的鼓舞(花鞭鼓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遗里的济南年味##非遗过大年##山东非遗山东年##焕新非遗计划# L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微博视频 ...
花鞭鼓,是山东地区唯一的纯鼓舞形式,其起源可追溯至商河县张坊乡王辛村,由王立礼这位独具匠心的艺术家所首创。王立礼在清末时期,游历京津一带,行医之余,对歌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巧妙地将商河鼓子秧歌与杂技动作相结合,从而创造出了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花鞭鼓舞。最初,花鞭鼓仅为单人...
在6月8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济南市主题活动暨非遗购物节启动仪式现场,来自商河县贾庄镇中心小学的十几名小学生表演了新编排完成的《鞭舞飞扬》,精彩的表演博得现场阵阵喝彩。 《鞭舞飞扬》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鞭鼓舞为原始素材,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编排创作出的非遗...
10月17日至21日,第八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办,商河县非遗节目《花鞭鼓舞俏夕阳》亮相非博会,展示非遗活力。 当激昂的鼓点响起,24名舞者手持鼓槌,翩翩起舞,那跳跃的身影,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灵动的舞姿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商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