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腔鼓 [ huā qiāng gǔ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huā qiāng gǔ ] 鼓框上绘有花纹的鼓。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热搜字词 举重若轻 众矢之的 刻舟求剑 孤注一掷 引人入胜 按部就班 揠苗助长 炉火纯青 ...
花腔鼓是流行于襄汾县赵康镇赵雄村的一种民间祭祀性乐舞,由傩舞演变而来,表演时演员戴面具,只跳不唱,内容为“众鬼闹判”的吉祥剧,以傩舞的形式从反面威慑、教化民众。 关于花腔鼓的起源问题,目前尚无史料可查。当地民间流传唐贞观年间鼓师花庆为判官义举(私改生死簿为李世民增寿)感化首创“花庆鼓”的传说,襄汾...
花腔 2019-05-03 14:13 02:10 花腔鼓 2019-05-03 14:11 00:20 火鸡 2019-05-03 14:10 00:18 风车 2019-05-03 14:08 00:16 森林公园 2019-05-03 14:06 00:15 广场 2019-05-03 14:05 00:16 玩玩 2019-05-03 14:04 02:20 VID_20180913_120259 2019-01-12 17:20 00:16 2018-10-02...
花腔鼓,指的是鼓框上绘有花纹的鼓。这种鼓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如《水浒传》第三五回中提到:“只见两边红白旗摇,震地花腔鼓擂。”“花腔令鼓”是花腔鼓的另一种称呼,它同样出现在《红楼梦》第五四回中,贾府中忙碌着准备庆典,忙命人取了黑漆铜钉花腔令鼓来,给女先儿击着。此...
花腔鼓源于唐朝贞观年间,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因判官的仁慈行为而获生,为纪念此事,花庆鼓应运而生。花庆鼓是民间打击乐,由扁鼓、梆子、小锣、夹板四种乐器组成,特别之处在于不使用锣和铙。表演中融入判官、小鬼等阴府元素,为节日增添色彩。在明末清初,花腔鼓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当地节日不可或缺的...
花腔鼓 huā qiāng gǔ 词语huā qiāng gǔ 注音ㄏㄨㄚ ㄑ一ㄤ ㄍㄨˇ 引证解释 鼓框上绘有花纹的鼓。《水浒传》第三五回:“只见两边红白旗摇,震地花腔鼓擂。”亦称“ 花腔令鼓 ”。《红楼梦》第五四回:“忙命人取了黑漆铜钉花腔令鼓来,给女先儿击着。”亦省称“ 花腔 ”。《再生缘》第六回:“...
丰富了寒腔渔鼓曲调,故又称做“薛派花腔渔鼓”;主要在皖北、豫东地区流行。主要特点 萧县渔鼓道情曲调,除寒腔渔鼓原有曲调外,新创的有慢板花腔、流水花腔、衬字花腔、尾字花腔等;演唱者衣冠整齐,左臂抱鼓、左手打简板,右手击鼓,前期唱戒恶从善曲目,庄重严肃。后期唱以反映黎民百姓生活的《黑驴段》、《翻车...
花腔鼓是流行于襄汾县赵康镇赵雄村的一种民间祭祀性乐舞,由傩舞演变而来,表演时演员戴面具,只跳不唱,内容为“众鬼闹判”的吉祥剧,以傩舞的形式从反面威慑、教化民众。关于花腔鼓的起源问题,目前尚无史料可查。当地民间流传唐贞观年间鼓师花庆为判官义举(私改生死簿为李世民增寿)感化首创“花庆鼓”的传说,襄汾方...
花腔鼓的解释鼓框上绘有花纹的鼓。《 水浒传 》第三五回:“只见两边红白旗摇,震地花腔鼓擂。”亦称“ 花腔令鼓 ”。《红楼梦》第五四回:“忙命人取了黑漆铜钉花腔令鼓来,给女先儿击着。”亦省称“ 花腔 ”。《再生缘》第六回:“本帅敌楼亲掠阵,与 将军 ,花腔大击助威风。” 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