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打卡贺新春#花尾榛鸡(学名:Tetrastes bonasia),作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确实珍贵稀有。以下是对花尾榛鸡的详细介绍:一、基本特征 花尾榛鸡隶属于鸡形目雉科榛鸡属,体长约30~40厘米(也有说法为300~400毫米),体重300~509克。其羽毛主要为棕灰色带有栗褐色横斑,下体为暗棕褐色,夹杂白色,外侧尾羽...
飞龙,学名花尾榛鸡,鸡形目雉科榛鸡属一种中型鸟类,体长约300-400毫米,体重300-400克。其羽毛主要为棕灰色带有栗褐色横斑,下体为暗棕褐色,夹杂白色,外侧尾羽有花斑,具有宽阔的黑褐色次端斑。雄鸟的须和喉部为黑色,头部有短羽冠;雌鸟无羽冠,须和喉部为黄白色。在我国东北是留鸟。花尾榛鸡广泛分布于欧亚...
花尾榛鸡,被誉为“森林中的舞者”,群栖于海拔1500米至3000米之间的针叶林、杜鹃灌丛及混交林。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其数量面临着严峻挑战。作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价值不可估量,我们应当携手守护这份珍贵的美。一、花尾榛鸡简介 花尾榛鸡,隶属于鸡形目,驰骋于松鸡科,常年栖息于山区地带...
花尾榛鸡,这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型适中,体长约为33至40厘米,雌雄外观相似。雄鸟头顶羽冠明显,下颏及喉部呈黑色,两胁则点缀着栗红色斑块,显得格外醒目。而雌鸟则以棕褐色替代了雄鸟的黑色下颏及喉部,同样展现出别样的美。这种鸟类属于脊索动物门、鸟纲、鸡形目、雉科,是花尾榛鸡属的唯一成员。其英文名称...
而在鸟类中,享有盛誉的“飞龙”便是花尾榛鸡,它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地。“飞龙”之名,源于其满族人民称之为“斐耶愣古,意为一种进贡给满清皇帝的珍禽。直译过来便是“树鸡”,名副其实,它确实钟爱在树上栖息。或许因为满语名字较为拗口,人们便取其谐音,亲切地称之为“飞龙”。天然的“隐身衣”——花尾榛鸡...
花尾榛鸡( Tetrastes bonasia)属鸡形目,是中国松鸡科中体型最小的一种(36厘米),体型似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尾榛鸡俗称飞龙、飞龙鸟。雌雄鸟的主要区别是雄鸟的喉部为深黑色,体羽也更为鲜艳,特别是在春季的求偶期,雄鸟眼睛上部有鲜红的眼睑,很好看。花尾榛鸡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的嫩枝、嫩芽、果实和种子...
他认出来了,这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花尾榛鸡!它们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及新疆阿尔泰山等区域。这是一种相当警惕的小鸟,能拍摄到运气是相当的好!看来根河市多年来对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做得相当到位!这才让人类有机会观察到如此可爱的小生灵。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可爱的小胖鸟。花尾榛鸡 花...
花尾榛鸡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属于松鸡科鸟类。根据《中国珍贵野生动物》一书的记载,花尾榛鸡因其肉质鲜美,曾作为贡品进献给清朝皇帝,导致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保护现状 目前,花尾榛鸡的栖息地因森林砍伐和过度猎捕而大幅减少,种群密度极低。例如,大兴安岭地区的密度仅为每公顷0.08~0.22只,而辽宁、天津等地的...
花尾榛鸡,这一典型的森林鸟类,主要栖息在针叶林和阔叶林中,尤其偏好红松、冷杉、云杉等针叶林,同时也活动在柞树、桦树等阔叶林或混交林中。它们尤其钟爱栖居在山谷或阳坡的稠密灌丛中,这些地方浆果丛生,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浆果丰富的山谷或阳坡灌丛是它们主要的栖息地。此外,山麓潮湿或靠近水域的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