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县 [ huā xiàn ]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 huā xiàn ] 花都区,广州市市辖区,地处广东省中部。 内容来自网友贡献并经过权威书籍校验,百度提供平台技术服务。 贡献释义 大家还在搜 花县的历史 花县建县历史 广州花都简介和历史 原花县 花县是现在的哪里 广东花县在哪里 花都并入广州时间 广州市花都...
花县的意思 花县含义解释 花县[ huā xiàn ] ⒈ 晋潘岳为河阳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什么是花县引证解释 ⒈ 晋 潘岳 为 河阳 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参见“河...
1993年 撤县建市第1年 ▼▼▼ ▲1993年6月18日,花县撤县设市获得获得国家民政部的批复,定名“花都市”(县级),由广东省直辖,委托广州市代管,以原花县的行政区划为花都市的行政区划。 ▲1993年6月24日,距离国家民政部的批复仅6天,花县撤县设市获得广...
花县首任知县王永名曾主持评选“花县八景”,其中“盘古烟霞”列首位。旧县志载:“盘古峒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万山中,朝暮雨晴,烟霞锁护,太初景象仿佛犹存,古老相传,中有仙人窟宅云”,又说“盘古峒……林木蓊翳,向为盗贼窟穴,旧有盘古庙,今圮。”乡绅黄...
花县 花县读音为 huā xiàn。意思是:晋潘岳为河阳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繁体花縣 拼音huā xiàn 注音ㄏㄨㄚㄒㄧㄢˋ 词语解释 1.晋潘岳为河阳令,满县遍种桃花,人称河阳一县花。见《白孔六帖》卷七七。后遂以花县为县治的美称。
关于这个问题,时至今日也没有明确的答案。一种说法是说花县建县前,地处南海、番禺、清远诸县之间,是一块插花地,所以命名“花县”。另外一种说法是说因附近的菊花山或者梅花洞而得名。还要一种说法是说花县北面的山峰统称为花山,花县之名正是由于境内有花山而来。关于“花山”这个名字的来源,据说也与盗匪有关...
花县是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的前身,现位于广州市北部。花县的历史沿革如下:建县背景: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划出南海、番禺两县部分区域置县,因县城近花山而定名为“花县”,隶属广州府。当时建县的目的是为肃靖地方、巩固边隅,因为此地此前为“三不管”地带,盗匪猖獗,社会秩序混乱,设立县治...
对于广州市区的本地人而言,说到“花都区”,即便它早已成为广州城区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许多广州人仍旧难以将其完全融入自己的城市认知中,因此不少老广州人依旧喜欢将“花都区”称之为“花县”。 相对于广州市其他城区而言,“花都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可能相对比较滞后。但是,花都区凭借“白云国际机场”这一至关重...
一九三八年十一月七日,日军自从化太平场侵入花县,这是日寇藤井在攻打从化时,将中国军队所挖掘的堑壕所填平,然后再向前推进。花县1924详略地图 日军的藤井组正在从化为中国陆军的坦克堑壕进行爆破工作。日本部队于一九三九年一月进攻花县。日军第一161团于一月九日到一月二十一日期间,在花县发动进攻,下面是作战计划...
花都区,这一广州的昔日花县,其名称变迁背后蕴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昔故事。自康熙二十五年(1686)花县建置以来,这个名称已经沿用了长达335年。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花县之名依旧得以保留。然而,在1993年撤县建市之后,花都市的名称应运而生,直至最终演变为现在的花都区。这样,历经307年的花县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