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茅果,中药名。为禾本科植物芭茅(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Labill.)Warb.的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等地。性微温味甘、辛,具有解表透疹,行气调经之功效。常用于小儿疹出不透,胃脘痛,疝气,月经不调。入药部位 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性 味 味甘、辛,...
中医百科 芭茅果 2016-09-23 芭茅果 名称 牛草果 巴茅果 牛草果 芭茅果的种植和炮制 来源 为禾本科植物五节芒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虫瘿全年均可采集。 【原形态】 五节芒,又名:萱仔、马儿扦。 多年生草本,高2~4米。根茎横生,具叶鞘,常在鞘内生有虫瘿,肿大如竹笋形。秆无毛,节下具白粉。叶鞘无毛或仅...
药材名称芭茅果 拼音Bā Máo Guǒ 别名牛草果、苦芦骨。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芭茅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Warb.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 原形态芭茅多年生草本。通常有根茎。秆为白色质软的髓所填满,高2-4m。叶鞘无毛,或边缘具稀疏纤毛;叶舌长1-3m...
芭茅果,其药名与别名多样,包括牛草果和苦芦骨,用汉语拼音表示为"ba mao guo"。拉丁学名则为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 Warb.,这是一种属于禾本科的植物。芭茅果常见于山坡、草地和河边的生态环境中,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华东、中南和西南地区。关于采收和储藏,芭茅果全年都可进行采集,其...
芭茅果具有解表透疹的作用,还可起到行气调经的功效,是一种中成药物。芭茅果性微温,可起到行气调经的作用,对于缓解女性月经不调症状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还可有效缓解因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症状。芭茅果还具有解表透疹的作用可适用于小儿疹出不透症状。但用药时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私自盲目用药。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 名称:芭茅果别名:牛草果、苦芦骨。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 引自:《中华本草》。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 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芭茅根茎部叶鞘内的虫瘿。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iscanthusfloridulus(Labill.)Warb.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 原始形态:...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及河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等地。 【性味】辛;甘;微温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功能主治】解表透疹;行气调经。主小儿疹出不透;胃脘痛;疝气;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或浸酒。
芭茅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通常具有发达的根茎。其秆体呈白色,内部填充着柔软的髓质,高度可达2-4米。叶片的特点是叶鞘无毛或仅有稀疏的纤毛,叶舌长度在1-3毫米之间。叶片形状呈条状披针形,长度可达50-90厘米,宽度在15-30毫米之间,除了叶片基部表面稍有微毛外,整体表面光滑无毛。芭茅的花序独特...
芭茅果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芭茅果;谢谢!
芭茅草(芭茅果) 书名:新编中草药图谱及经典配方2 作者名:杨卫平 夏同珩主编 本章字数:389字 更新时间:2020-06-25 11:42:38首页 书籍详情 目录 字号 背景 手机阅读举报 登录订阅本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