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的拼音是qín,也有异读yín,但在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读音是qín。该字主要有以下释义: 植物名: 在古书上,芩指芦苇一类的植物。 现代中药中,芩常指黄芩,这是一种草本植物,花淡紫色,根黄色,可入药,有清热燥湿、凉血解毒等功效。 姓氏:芩也是一个较为少见的姓氏。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芩”的详细释义和用法...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芩这字怎么读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芩[qín] [qín] 〔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花淡紫色,或带青白色,根长大,反馈 收藏
【芩】基础信息 拼音:qín 繁体:芩笔数:7部首:艹结构:上下结构 【芩】是什么意思、字义解释 芩怎么读:qín 名1.一种蔓生草类。《说文解字.艹部》:「芩,艹也」《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芩」唐.孔颖达.正义:「陆玑云:『茎如钗股,叶如竹,蔓生。』」2.一种药草。参见「黄芩」条。
芩怎么读 1、岑:拼音cén。2、岑,《说文解字》中,编号5838【卷九下】【山部第22字】岑——山小而高。从山今声。鉏箴切笔画数共为7笔,其中部外笔画为4笔;部首为“山”;笔顺编号:2523445;四角号码:...
芩字的读音为 qín ,与常见字“琴”字同音,《说文解字》里对芩字的注音为“从艸,今声。巨今切”。 本义📕 “芩”字篆文字形由“艹”和“今”构成。上部的“艹”,甲骨文字形像两株小草,是“草”的本字,表示植物。下部的“今”,既是声旁也是形旁,是“含”的本字,表示将食物包藏在口中而不吞咽。
qín。 “芩”作为植物,有多种解释: ①黄芩。草药名。古今的文字工具书里都有这条注释。 不知为什么,没看到将“食野之芩”之“芩”解释为“黄芩”的。 难道是因为古人说鹿食九草,即葛叶、鹿葱、鹿药、白蒿、水芹、甘草、齐头蒿、山耳、荠苨里面没有黄芩?还是因为鹿们真的不吃黄芩? ②芦苇之类的植物。
汉字芩 繁体 拼音qín 怎么读 部首艹 (草字头) 笔画7画 结构上下结构 字级2 造字法形声字 笔顺一丨丨丿㇏丶㇇ 芩的意思和解释 「芩」是什么意思《汉语字典版》 芩读音:[qín]怎么读: (1)〔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对生,花淡紫色,或带青白色,根长大,色深黄,可入药。
芩 qín ㄑㄧㄣˊ 〈名〉 一种蔓生草类。 《说文解字·艸部》:「芩,艸也。」 《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芩。」 孔颖达正义引陆机曰:「茎如钗股,叶如竹,蔓生。」 一种药草。参见「[[黄芩]]」条。 康熙字典 【唐韻】巨金切【集韻】【韻會】【正韻】渠金切,𠀤音琴。【說文】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