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芦汉铁路的建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在写《芦汉铁路的建成》上帮助到大家 清光绪元年(1875年),英商怡和洋行擅自在上海到吴淞 间修筑一条短铁路,这是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的第一条铁路。 无知的清政府,认为外国人在中国铺设路轨, 有损国家的“龙脉”,竟以修筑铁路所需资金的 3倍为名,将其赎买...
芦汉铁路的建成芦汉铁路的建成 清光绪元年(1875年),英商怡和洋行擅自在上海到吴淞间修筑一条短铁路,这是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的第一条铁路。无知的清政府,认为外国人在中国铺设路轨,有损国家的“龙脉”,竟以修筑铁路所需资金的3倍为名,将其赎买拆毁。 光绪六年,因唐山至胥各庄之间的煤炭运输已成急待解决的问题,...
起点:芦汉铁路(后更名为京汉铁路)的起点最初为北京的卢沟桥,后延伸至北京正阳门西边的前门火车站。 终点:芦汉铁路的终点为湖北省汉口的玉带门。 芦汉铁路于1897年4月动工,1905年11月郑州黄河大桥建成,1906年4月1日南北全线接通正式通车。因终点延伸至北京正阳门,故改名为“京汉铁路”,长度共计1311.4公里(另有说法...
筹资事宜由公司筹借比利时之款,不足部分由官方予以资助。至此,芦汉铁路铺筑工程计划历经长达7年之久的酝酿筹划,终于1897年付诸实施。 芦汉铁路工程共分为四段先后开工。芦沟桥至保定段属第一期工程,于1897年3月完成定测后,4月开工兴筑,1899年1月铺轨完毕,2月1日正式通车。该段计长132.7公里。 选自97版《...
京汉铁路又叫芦汉铁路 京汉铁路:京汉铁路从北京到湖北省汉口,最初称为“芦汉铁路”(卢沟桥至汉口)。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同年7月19日,即《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94天,光绪帝发出一道谕旨,宣称“当此创巨痛深之日,正我群臣卧薪尝胆之时”,并提出救亡图存的六项“力行实政”,修铁路被列为首项。同日...
不久清廷调张之洞为湖广总督,主持芦汉铁路南段建设,经过六年时间,芦汉铁路终于于1905年三月建成,并被命名为京汉铁路。 不过最让张之洞引以为傲的还是汉阳铁厂的建设。 汉阳铁厂兴建于1890年,耗时三年建成,虽然张之洞自幼学习儒学,但却主动钻研炼钢机炉、煤铁等化学原理。
张之洞与芦汉铁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主持芦汉铁路的建设,寄托了盛宣怀的光荣和梦想、野心和欲望,为了修建 ? 芦汉铁路,他甚至放弃了据说年收入有 20万两的津海关道一职。 因此,芦汉铁 路的建设,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当时有开明远见、力图使中国走上近代化的中国 人的期望,又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盛宣怀个人对名利的期待?这是本文试图说明 的一个问题。盛...
芦汉铁路借款合同 芦汉铁路的建成 清光绪元年,英商怡和洋行擅自在上海到吴淞间修筑一条短铁路,这是出现在中国大地上的第一条铁路。无知的清政府,认为外国人在中国铺设路轨,有损国家的“龙脉”,竟以修筑铁路所需资金的 3 倍为名,将其赎买拆毁。 光绪六年,因唐山至胥各庄之间的煤炭运输已成急待解决的问题,清廷...
【题目】材料:光绪十五年(1889年),张之洞上奏朝廷,建议修筑一条芦汉铁路,自芦沟桥至汉口,以贯通南北。他认为铁路之利,以通土货厚民生为最大,征兵、转饷次之。他提出芦汉铁路是“干路之枢纽,枝路之始基,而中国大利之萃也”。1896年10月,直隶总督王文韶、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设立铁路总公司,以盛宣怀为督办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