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吸散 《张氏医通》卷十三:芦吸散 药方名称芦吸散 处方款冬花川贝母(去心)肉桂甘草(炙)各9克鹅管石15克(煅) 制法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温肺壮阳,化痰定喘。治冷哮寒嗽,喘促痰清。 用法用量以芦管吸少许,噙化咽之,二日五至七次。 注意肺热者禁用。
吕洞宾仙传芦吸散。主治:新久咳嗽,百药无功,服此立效。处方:款冬花蕊15克,鹅管石6克,陈皮6克,...
解析 冷哮寒嗽,喘促痰清。温肺壮阳,化痰定喘。 芦吸散【来源】《张氏医通》卷十三。【组成】款冬花川贝母(去心)肉桂甘草(炙)各9克鹅管石15克(煅)【用法】为极细末。以芦管吸少许,噙化咽之,二日五至七次。【功用】温肺壮阳,化痰定喘。【主治】冷哮寒嗽,喘促痰清。【禁忌】肺热者禁用。
相似度60%:血竭散组成:人参、血竭、款冬花、鹅管石、甘草各等分。原方对照:款冬花、佛耳草、甘草、桂心、鹅管石各等分。加:人参、血竭减:佛耳草、桂心功效:一切伤力咯血。来源:《普济方》卷一九○。相似度60%:芦吸散组成:款冬花3钱,川贝母(去心)3钱,肉桂3钱,甘草(炙)3钱,鹅管石5钱(煅)。原方对照...
百度试题 题目芦吸散功效与作用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冷哮寒嗽,喘促痰清。温肺壮阳,化痰定喘。 芦吸散 反馈 收藏
芦吸散的功效与作用一般是化痰定喘、温肺壮阳等,可用于治疗喘促痰清、冷哮寒嗽、溲清便溏、气短乏力、形寒肢冷、咯痰不多等,属于中草药物,主要有鹅管石五钱、甘草、肉桂、川贝母、款冬花各三钱组成,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对于以上疾病的恢复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但需要严格遵照医生的嘱咐用药。
牙周制作方法牙龈 上为特细末。 牙周功效与作用牙龈 肺受寒症,久嗽难愈。 牙周使用方法使用量牙龈 吹少量入咽,嗽止。 牙周摘抄牙龈 《医学启蒙》卷四 实际上用芦吸散医治一些病症时也是有一些注重的,期待大伙儿 可以在专业人员的具体指导下服食。 +申请认证 文档贡献者 PPT模板免费 189906 5416270 3.6 文档...
相似度50%:芦吸散组成:款冬花3钱,川贝母(去心)3钱,肉桂3钱,甘草(炙)3钱,鹅管石5钱(煅)。原方对照:款冬花3钱,鹅管石2钱,佛耳草2钱,枯矾5分,甘草(炙)1钱半,官桂1钱。加:川贝母、肉桂减:佛耳草、枯矾、官 34、桂功效:冷哮寒嗽,喘促痰清。来源:张氏医通卷十三。相似度50%:芦筒散组成:冬花...
芦吸散功效与作用 查看答案
每服一帖。夜仰卧将药一帖作三次入竹筒内,病者口噙竹筒,近咽喉用力一吸,将白温水一口送下。不可多吃水,忌诸般油腻盐一七日。药服完之后,亦少用些油盐,至半月后不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