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子纳须弥意思是小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象征着世间万物大小可以相互包容,没有绝对的大小关系。 ‘芥子纳须弥’的基本定义与出处 “芥子纳须弥”是一个源自佛教的成语,其基本定义是指小小的芥子中能够容纳巨大的须弥山。这个成语形象地表达了世间万物之间大小、巨细之间的相对性...
阿弥陀佛,施主所问“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此乃佛教中一句富有深意的成语。此句意指,巨大的须弥山中可藏有微小的芥子,而微小的芥子之中,亦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此语意在阐述世间万物大小相对,得失相依的真理。 在佛教看来,大与小并非绝对,而是相互依存,相互包容。正如芥子与须弥,看似大小悬殊,实则你中有我,...
这个成语源自佛教,意思是小小的芥子中能容纳巨大的须弥山。它象征着世间万物皆非永恒,大小可以相互包容。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之间没有绝对的大小关系,有时需要从表面上看,有时需要从道理上理解。【成语出处】 《祖堂集·归宗和尚》:“师教中有言: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时人不疑,芥子纳须弥莫成妄语不?
🌸【出处】:《祖堂集·归宗和尚》:“师教中有言: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须弥纳芥子时人不疑,芥子纳须弥莫成妄语不?”生如芥子有须弥,心似微尘藏大千。📚【成语故事】 唐朝时期,江州刺史李渤向智常禅师请教:“佛经上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是不是太夸张了?小小的芥子怎么能装下那么大的须弥山呢...
《五灯会元》中讲到一桩公案:唐朝江州刺史李渤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讲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未免失之玄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智常禅师闻言而笑,问他:“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可有这回事?”“当然有!”李渤一派得意洋洋。...
什么是芥子纳须弥? 答案 芥子纳须弥来源于佛经:“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其意思是小小的芥子可以容纳一座须弥山. 说的是一种禅理.须弥藏芥子是事实,芥子纳须弥是禅理. 结果二 题目 什么是芥子纳须弥? 答案 芥子纳须弥来源于佛经:“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其意思是小小的芥子可以容纳一座须弥山.说的是...
“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用,指帝释天、四大天王等居所,其高八万四千由旬,佛家以“须弥山”比喻极为巨大.唐代白居易的《白氏长庆集·三教论衡·问僧》中,有这么一段问话:“问:《维摩经·不可思议品》云芥子纳须弥,须弥至大至高,芥子至微至小,岂可芥子之内入得须弥山乎?
“纳须弥于芥子”,是佛陀讲法的时候用的一个比喻,很多人以为这是为了说明佛菩萨的神通广大,但其实,这句话有着更加深奥的法义。须弥,就是指须弥山。古印度人认为,我们这个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须弥山的四周有四大洲,分别称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和北俱卢洲。《西游记》中,孙悟空出生的花果山就...
芥子,即芥菜的种子,佛家以之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即须弥山,为佛家宇宙论中一小世界的中心,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最庞大的事物,故后来用以比喻极为巨大。佛经中常有“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的说法。前者不难理解,以须弥之大纳芥子之小,自然不成问题;而后者就不好理解了,极小的芥子怎能容纳极大的须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