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节气的由来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它的命名反映了这一时节的主要农事活动。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开始根据节气的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芒种节气便是其中之一。在古代,芒种节气的到来标志着大规模的收割和播种活动即将开始,因此备受重视。芒种节气的习俗 送花神 农历二月二花朝节上迎花神。芒种已近五月间,百花开始凋残...
首先,芒种作为盛夏的头阵节气,它是万物肆意生长的季节,“芒种”这一名称的深层含义,便是指在这个时节,那些长有芒刺的谷物正值播种良机,若错过此时机,便难以再种植。对于南方地区的庄稼人来说,芒种是种水稻的时节。当然,除了水稻,其他也皆可播种。老话说:“过了芒种,不可强种”,也就是说芒种是最好的...
芒种也是种植农作物时机的分界点,有人把“芒种”解释为“忙种”意思也是相通的。 1日期 芒种节:(六月五日至六月二十日) 2来源 芒种节刚好在端午节的前后,天气十分炎热,而稻麦等农作物也开始成熟所以就称为芒种节。 3芒种时节出生者 芒种时节出生者个性方面是属于较热情的人,而且行动、处事各方面都很敏捷,但...
每到芒种时节,种完水稻,为祈求秋天有个好收成,各地都要举行安苗祭祀活动。家家户户用新麦面蒸发包,把面捏成五谷六畜、瓜果蔬菜等形状,然后用蔬菜汁染上颜色,作为祭祀供品,祈求五谷丰登、村民平安。 打泥巴仗 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
二、芒种节气的文化风俗 1.“立夏卖乍”出行 芒种节是夏季的开始,天气逐渐变得炎热,如此天气下,人们很容易疲倦,所以在节气来临之前,有很多人都会选择外出躲避炎热,这个被称为“立夏卖乍”出行。乍指的是躲避炎晒,所以人们会选择到空气清新、绿意盎然的景点或乡村休闲度假,或者是在家中休息,享受避暑降温的...
“芒种”也称为“忙种”“忙着种”, 是农民朋友播种、下地最繁忙的时机。 点击观看完整二十四节气故事 芒种·介绍 芒种的含义 芒种的气候特点 芒种•民俗 煮梅 送花神 贮梅水 芒种·养生 晚睡早起 适当午休 学做节气养生操 芒种养生汤 芒种·饮食 ...
4、吃饺子:而在我国北方地区,芒种时期,人们有吃饺子的习俗。吃饺子是一种象征着团圆和粮食丰收,在芒种时期,煮上一锅热气腾腾的饺子,以祈求一年的平安和丰收。5、打泥巴仗。生活在我国贵州东南部一带的侗族青年男女,每年芒种前后都要举办打泥巴仗节。这一天,新婚夫妇由和自己要好的男女青年作陪,到农田去...
节如其名,芒种是一个非常“忙”的节气。“芒种就是有芒类作物的收割季,这里的有芒类作物指黄河流域的麦类作物。芒种时节,既要收割夏小麦,又要种植水稻,一边收割,一边种植,所以很‘忙’。”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民俗与非遗研究室主任毕旭玲说。也是在这一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也开始进入潮湿多雨的黄梅时节...
芒种两个字代表着一切作物都在忙碌中,俗话所的好:“芒种芒种,连收带种"。 那么,在芒种的这一天,又有哪些民间风俗习惯需要注意的呢? 送花神的习俗。据说农历二月初二花神下凡百花盛开,被称为花朝节,在那一天民间风俗迎花神。而芒种在五月,花生退位,百花已经开始凋残败落,一些地方就会在芒种这一天举行祭祀花神的...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更是干支历午月的起始。斗指巳(正南偏东),太阳黄经为75°,于公历6月5-7日交节。芒种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此时中国江南地区进入梅雨时节;华南地区处在龙舟水时节。比起立夏时,芒种的气温显著升高,雨量比较充沛。 元吴澄《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