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双子叶作物的茎主要是靠顶端分生组织的细胞不断进行分裂、伸长而逐渐长高,使节数增加。节间伸长,称为顶端生长。禾谷类作物的长高,主要是靠每个节间基部的居间分生组织的细胞进行分裂和伸长,使每个节间伸长,称为居间生长。当基部节间进行居间生长,即开始伸长时,称为拔节。抽穗时由于几个节间同时...
小麦节间伸长是指小麦茎间的细胞在一定程度上伸长,从而增加小麦茎的长度。这个过程主要由植物激素赤霉素调控,其中,赤霉素能够促进细胞的伸长和分裂,从而促进小麦的生长。 二、小麦节间伸长的影响因素 1. 光照:充足的光照能够促进小麦的...
以往研究发现,染色体3和12上的两个QTL与调节深水条件下节间伸长起始的QTL重叠【6,7】。该研究分析了在T65遗传背景下具有C9285片段近等基因系 (NILs) 的节间伸长,发现NIL3和NIL12分别在种子萌发后3周和4周出现节间伸长现象,且QTL聚合系NIL3+12比NIL3和NIL12表现出更早和更强的节间伸长,表明这两个QTL独立...
03 调控节间伸长关键基因的鉴定 通过基因调控网络分析,筛选到了在节间伸长过程中的重要转录因子,它们在节间伸长的过程中,通过其庞大的调控网络控制节间细胞的分裂和伸长 (图 3)。并且当节间伸长受到抑制时,这些转录因子表达水平的改变导致其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最终通过抑制细胞周期和细胞壁来抑制节间细胞伸长。并...
植物激素赤霉素 (Gibberellic acid, GA) 通过激活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促进节间伸长 【1-3】 。在作物育种中,节间长度是作物育种的一个重要目标性状。在水稻和小麦中,由于GA生物合成减少或信号转导减弱而导致节间较短的半矮秆品种已经产生,并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被称为“绿色革命” 【4,5】 。与此相反,南亚...
该研究鉴定到调控棉花果枝长度的重要株型主效基因GhSBI1,发现该基因主要通过抑制节间木质部细胞伸长来抑制果节的伸长,并抑制赤霉素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基因表达,导致活性赤霉素含量降低和信号转导受阻,从而棉花节间伸长受到抑制。研究成果为棉花株型的分子改良提供了基因资源和种质材料。
该研究鉴定到调控棉花果枝长度的重要株型主效基因GhSBI1,发现该基因主要通过抑制节间木质部细胞伸长来抑制果节的伸长,并抑制赤霉素合成和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基因表达,导致活性赤霉素含量降低和信号转导受阻,从而棉花节间伸长受到抑制。研究成果为棉花株型的分子改良提供了基因资源和种质材料。
在正常的环境中,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抑制植物节间伸长的作用,在阴暗环境中,不会有自然发生的紫外线存在,所以植物会出现明显的节间伸长(徒长)。高海拔地域的植物普遍偏矮,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紫外线强烈。
综上所述,本研究深入揭示了玉米节间伸长过程中,茉莉酸与油菜素内酯之间存在的相互拮抗调控机制。这一发现为通过调节节间伸长来增强玉米的抗倒伏能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和实用的技术支撑。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的博士研究生王兴,担任本文的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包括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的段留生教授和周于毅副教授。...
一般以全田50%以上植株的第一茎节露出地面1.5-2.5厘米作标志。全田50%以上植株茎节露出地面2厘米为拔节期,一般处于6~8叶期。玉米进入拔节期,一般节间伸长3一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