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增强水忧患意识、水危机意识,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做好节水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聚焦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三大领域”,科学系统谋划节水制度政策体系,以制度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协同性,更好推动节水事业高质量发展。二、建立健...
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和节水优先方针,紧紧围绕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主题和国家水安全保障目标,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严格总量强度双控管理,全面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动重点领域区域节水优先、深度节水控水攻坚和精细精准节水走深走实,
三是完善节水措施。包括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发展节水灌溉等;要求工业企业采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工艺和设备;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将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等。四是强化保障和监督。包括健全农业用水精准补贴机制和节水奖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节水项目的融资支持力度,鼓励发展节水服务产业,支持开展水权交易,...
同时,水利部推进水利改革,加快完善节水制度政策体系。据陈敏介绍,近年来,水利部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三大领域的节水政策体系,推动实现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显著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水利部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节水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关规划、年度计划,加强对节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完善并推动落实节水政策和保障措施,统筹研究和协调解决节水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节水工作。国务院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指导城市节水工作。国务院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
第二十一条 市、县(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节水评价的监督管理工作。需开展水资源论证的相关规划,应当开展节水评价。涉及取水许可的建设项目,应当在水资源论证阶段开展节水评价。第二十二条 取水应当实行计量管理。各类取用水户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装和使用检定合格的计量设施、填报取水统计报表,定期检查...
健全节水法规标准 积极落实《节约用水条例》,完善地方节水制度政策体系。围绕节水产业构建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等不同层级的标准体系。建立用水定额动态更新机制,完善终端用水产品水效等级标准,加快制定一批引领节水产业发展的技术、工艺、装备、检测、评价、管理和服务等标准。完善节水市场机制 全面实行非居民用...
地方节水制度政策建立情况 目前,地方已出台的节水制度政策主要包括5种类型:一是节水法规规章,主要包括节约用水条例或管理办法;二是综合类制度,主要包括国家节水行动、节约用水规划、节水工作部门协调、区域重大战略节水行动等;三是管理类制度,主要包括计划用水管理、再生水利用、用水定额管理、节水设施“三同时”(节水设...
同时,为了提高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节水型企业会得到鼓励,而水资源消耗较大、粗放式发展的企业会进一步得到抑制。《办法》规定,工业用水前一年度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的纳税人,减征本年度20%水资源税。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税务等部门及时公布享受减征政策的纳税人名单。水资源税收入全部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