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节度使,又称灵州节度使、灵武节度使、灵盐节度使,是唐朝在今西北地区为防御后突厥汗国设置的节度使,天宝十节度使之一。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十月六日设置。朔方节度使治所在灵州(故址在今宁夏灵武市境内)。开元十年(722年),唐玄宗任命兵部尚书、宰相张说,为首任朔方节度使。唐代朝廷派到灵州出任朔方...
因此,为了避免地方官员对节度使军事行动的影响,唐廷决定进一步放权,把行政大权也交给节度使。天宝年间,安禄山除任范阳长史充任范阳节度使外,还兼任了河北采访使的使职。这样,藩镇节度使便将其辖区内数州的军权、财权、行政权集于一身,那种感觉,就像是得到了一键三连啊!因为藩镇节度使掌握着手下文官武将的生杀...
陇右节度使设立于开元元年,治所在鄯州,主要职责是防备吐蕃,兵力约为七万五千人。对于唐朝来说,西部地区的节度使主要针对的就是吐蕃这一强敌。九、剑南道节度使 剑南道节度使设立于开元五年,治所在益州,职责是西边防患吐蕃,南边镇抚南蛮,兵力约为三万九百人。后来,剑南道节度使分为剑南东川节度使、剑南西川节度使。
由此可见,藩镇与屯田军的性质差别很大,节度使是藩镇的军政一把手,权力很大,藩镇形成了独立的自循环系统。这个制度极大地提高了兵源素质,并提高了运行效率,大唐强盛的战斗力就是靠节度使制度的先进性而形成的。节度使制度的演变 刀快了难免自戕,节度使制度带来强大战斗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它相对独立的体系...
幽州节度使,又称范阳节度使、卢龙节度使,是唐朝在今河北地区设置的节度使,天宝十节度使之一。安史之乱的根据地,后直到五代割据河北,为河朔三镇之一。历史沿革 玄宗设立 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设置幽州节度使,幽州节度使负责防御奚、契丹,治幽州(范阳郡,今北京),初辖幽州、蓟州、妫州、檀州、易州、定州、...
成德节度使,又称恒冀节度使、镇冀节度使,是唐朝在今河北地区设置的一个节度使,唐末到五代时割据河北,为河北三镇之一。是河北的藩镇最稳定的一个,160年只有三姓更迭。安史叛乱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反唐,任命其义子李宝臣屯兵土门关,扼守井陉关(在今河北井陉北)。至德二年(757年),安庆绪任命...
节度使是唐代初期沿袭北周和隋朝的旧制度,在重要的地区设置了总管统兵。唐朝刚开始在设立的地方长官,因为接受任职的时候,朝廷赐给它旌节。这个节在唐朝的时候,是一种全权的印信,得到这个印信的人,他就可以全权进行调度,所以叫做节度使。在唐朝时期来说,节度使这个是一个可以直接威胁到中央政权的官职。在刚开始的...
政策是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设定的,唐朝对节度使的设置就是如此,但这种设置产生的影响是当初设立者无法估计到的。最初设立的原因就是边境防御的需要。唐朝在击败东突厥等周边民族后,边疆地区的军事形势发生了战略性转变,由进攻转为防御。为了有效防御吐蕃、突厥、契丹等民族的侵扰,唐政府需要在边境地区设立固定的...
在唐朝时期,节度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官职,拥有着管理和监督一个地区的军事和行政事务的权力。节度使的级别和权力在不同时期和地区有所变化,但一般来说,节度使相当于现代的省级或更高层次的官员。一、节度使的职责和权力 节度使是唐朝地方行政体系中的高级官员,主要负责一个地区的军事和行政事务。具体来说,节度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