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茸丸,治妇人下脏久虚,沉寒痼疾。《魏氏家藏方》卷十 处方 白艾叶(细锉末,醋半盏同煮,醋尽为度)半两,当归(去芦,酒浸)半两,赤芍药半两,吴茱萸(汤泡7次,炒)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半两,天雄(炮,去皮脐,锉,再炒)半两,没药(别研)半两,荜茇半两,木香(不见火)半两...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艾茸丸 【处方】 木瓜20枚(去皮核,作瓮子),甘菊花(为末)1斤,青盐(研)1斤。 【制法】将甘菊花并青盐填满木瓜瓮子内,置笼床内蒸,以木瓜烂为度,研成膏,再入新艾茸2斤,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腹胁,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食...
艾茸丸,见于古代医方《魏氏家藏方》卷十,主要由多种药材组成。其主要成分包括白艾叶,需细锉成末,用半盏醋一同煮至醋汁耗尽;当归去芦,浸于酒中;赤芍药、吴茱萸(经过7次汤泡后再炒)各半两;肉桂去粗皮,不过火处理;天雄炮制后去皮和脐,再炒;没药研磨精细;荜茇和木香(同样不需火烤)...
【制法】上为细末,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下脏久虚,沉寒痼疾。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温酒。盐汤送下。 以上就是“方剂集锦考点:艾茸丸的制法是什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考试辅导资料请大家持续关注医学教育网!
牙龈功效与作用特异 肾脏功能虚冷,气攻腹胁,撑胀疼痛。 牙龈使用方法使用量特异 每服 30 丸,中空、食前米饮送下。 牙龈摘抄特异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上文关键详细介绍了艾茸丸的功效及其如何吃。我们在生活起居 中能够依据自身的需要服用,期待今日的文章内容能够帮到大伙 儿。
【功能主治】 肾脏虚冷,气攻腹胁,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空心、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上文主要介绍了艾茸丸的作用以及怎么吃。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食用,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到大家。
【製法】 上為細末,醋麵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效與作用】 婦人下臟久虛,沉寒痼疾。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心溫酒。鹽湯送下。 【摘錄】 《魏氏家藏方》卷十 《聖濟總錄》卷五十二:艾茸丸 【處方】木瓜20枚(去皮核,作瓮子),甘菊花(為末)1斤,青鹽(研)1斤。
艾茸丸--《圣济总录》 【处方】木瓜20枚(去皮核,作瓮子),甘菊花(为末)1斤,青盐(研)1斤。 【制法】将甘菊花并青盐填满木瓜瓮子内,置笼床内蒸,以木瓜烂为度,研成膏,再入新艾茸2斤,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晒干。 【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腹胁,胀满疼痛。
艾茸丸 目录“艾茸丸”在《魏氏家藏方》卷十“艾茸丸”在《圣济总录》卷五十二 《魏氏家藏方》卷十:艾茸丸【处方】 白艾叶(细锉末,醋半盏同煮,醋尽为度)半两,当归(去芦,酒浸)半两,赤芍药半两,吴茱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