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叶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九十三。主治小儿冷痢,多时不断。组成 艾叶(微炒)半两,黄连(去须,微炒)半两,木香半两,当归(锉,微炒)三分,诃黎勒(煨,用皮)三分,干姜(炮裂,锉)一分,龙骨三分。用法用量 上为细散。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一日三四次。主治 小儿冷痢,多时不断。
药方名称艾叶散 处方艾叶1两(微炒),白石脂2两,白术3分,龙骨1两,当归1两(锉,微炒),干姜3分(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吴茱萸1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厚朴1两半(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上为细散。
【处方】艾叶3分(微炒),丹参3分,熟干地黄1两半,黄耆1两半(锉),芎藭1两,忍冬1两,地榆1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崩中五色,及产后余疾。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两,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处方】艾叶3分(炒),白芍药3分,熟干地黄1两,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从高坠下,伤于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血出不止。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竹茹1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日3-4次。
艾叶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二。主治妇人月水不断,吃食减少,四肢黄瘦。组成 艾叶(微炒)、阿魏(捣碎,炒令黄燥)、干姜(炮裂,锉)、当归(锉,微炒)、龙骨、黄耆(锉)、熟干地黄各二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用法用量 上为粗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加大枣三枚,煎至六分,去...
艾叶散,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七。主治从高坠下,伤于五脏,微者唾血,甚者吐血;及金疮伤经,血出不止。组成 艾叶(炒)三分,白芍药三分,熟干地黄一两,干姜(炮裂,锉)半两,阿胶(捣碎,炒令黄燥)一两,甘草(炙微赤,锉)一分。用法用量 上为粗散。每服五钱,以水一大盏,加竹茹一...
艾叶散的功效与作用能够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而且还能够起到温经止血的效果。艾叶散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中成药,临床上对于治疗女性所导致的宫寒,月经不调功能,不孕以及崩漏经血等症状,能够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另外当患者的腹部出现了冷痛,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在使用的时候一般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1、艾叶散_圣惠卷七十九_减法方剂树艾叶散_圣惠卷七十九_减法方剂树11.原方111.1.组成:艾叶1两(微炒),黄柏3分(涂蜜微炙,锉),赤芍药3分,黄连3分(去须,微炒),地榆3分(挫),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111.2.功效:产后脓血痢久不愈,肠胃疼痛,不思饮食,渐...
艾叶散_圣惠卷五十九_减法方剂树.doc,PAGE6 艾叶散_圣惠卷五十九_减法方剂树TOC \o 1-3 \h \z \u 艾叶散_圣惠卷五十九_减法方剂树 1 1. 原方 3 1.1. 组成:艾叶1两(微炒),白石脂2两,白术3分,龙骨1两,当归1两(锉,微炒),干姜3分(炮裂,锉),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