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耕读”通常指渔夫、樵夫、农人和书生,是我国农耕社会“四业”,代表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渔樵耕读”在历代艺术图像中往往被表现为由工具等视觉元素暗示身份的人物。此类人物形象无论是在绘画作品中还是在工艺制品的装饰上均有体现,是我国传统艺术图像中的重要题材。回溯中国美术史,宋元明清时期的“渔樵...
千库网为设计者提供艺术图像素材大全,为您省却艺术图像图片素材搜索时间,这里有海量艺术图像素材图片供您下载使用,本次搜索千库网为您找到10000张素材
泥人,泥人是雕塑的一种,有著名的泥人张,一种深得百姓喜爱的民间美术品,它创始于清代道光年间,流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泥人张”的彩塑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民间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图片来源:高品图像 风筝...
10月22日下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艺术图像学研究》集刊首发式在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举行。 首发式现场 浙江大学社会科学研究院、艺术与考古学院、出版社领导,《艺术图像学研究》...
明代是中国历代最强盛的王朝之一。以今天艺术史和视觉文化的视角看,明代传世的图像与物品之丰富是之前的时代所未有的,它让人们直观感受到中国社会的文化丰富性。而塑造这一印象的正是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以及他们所影响的其他职业阶层。今天于龙美术馆西岸馆揭幕的“龙与士——明代中国的书法和绘画艺术特展”,是该...
在艺术图像方面,也存在着从愁弥勒向笑弥勒的转化痕迹。在青州博物馆《金佛光明—刘雍珍藏古代汉传金铜造像展》展品中,有一尊五代布袋弥勒铜造像,露顶不覆,神情庄重。袒胸露腹。右手自然下垂,左手握拳,做持物状。身穿袈裟,袖口宽大。衣服垂至双膝之下。双脚赤祼,呈站姿。见下图。在这尊早期布袋弥勒造像...
《艺术图像文献学研究》为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集刊,其第一辑已经完成编辑。现刊发集刊发刊词和第一辑目录,以飨读者。 发刊词 主编:陈野 以中华文明为母体,在美善一体、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格物致知、澄怀味象等哲学思想和审美...
波普艺术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英国,60年代盛行于美国,是一种后现代艺术。起初,也就是19世纪中后期的西方现代艺术界里,可以说是艺术大爆发,印象派、野兽派、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抽象派等流派在百年间粉墨登场,好不热闹。但艺术的更替也相当快,特别是19-20世纪的时代,正处于快速发展变化的进程中,...
《绘画文化:原住民高雅艺术的创造》【美】弗雷德·R.迈尔斯 著 译林出版社2022年2月出版 平图琵人之所以绘画,初衷并非审美需要,而是一种生活记录。这些绘画的主题是他们的梦境,这些梦境立足于一个人对命名之地的认同、对故土的认同。他们的绘画是以祖先神话为基础为其他人举行的客观仪式表演,将这些知识和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