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蕴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属于五蕴之一。以下是对色蕴的详细解释: 一、色蕴的定义 色蕴,又作色阴、色受阴,是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中的第一类。在佛教中,“色”并非仅指颜色或美色,而是泛指一切有质碍、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的物质以及物质的活动现象。 二、色蕴的组成 色蕴主要由地、...
五蕴的“蕴”是“坎蕴”(巴利语:khandha)的简称,意义是积聚或者和合。五蕴分别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在五蕴中,除了第一个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之外,其余四蕴都属五蕴里的精神现象。五蕴理论。五蕴实际上是佛教关于人体和其身心现象都是由哪些要素构成的理论。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五蕴...
在佛教修行中,色蕴具有视觉净化的作用。通过观察和理解色蕴的本质和特点,我们可以逐渐摆脱对物质世界的执着和贪欲之心,实现内心的净化和智慧的开发。色蕴作为物质世界的表现形式,其本质是无常、无我和空寂的。当我们以正念去观察色蕴时,能够逐渐领悟到它的真实性质。我们会意识到,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都是短暂而...
空即是色”中的“色”,不单单是色欲的“色”,而是色蕴的“色”。色,常被误解为色欲的代名词,色欲是指对美色、美貌、美体的贪欲和执着,它属于心理层面的欲望和追求。虽然色欲也涉及到“色”,但这里的“色”更多地是指具有吸引力的外貌或形象,与“色蕴”所涵盖的广泛物质现象有着本质的区别。
五蕴是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以描述和分析个体的生命体验和心理构成。它们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代表了众生在世俗生活中的感知、感受、思考、情感和认知等各个方面。五蕴与烦恼有着紧密的关系,因为个体执着于五蕴会导致烦恼的产生。但五蕴并不是永恒的,而佛性被认为是永恒存在。#佛教文化# ...
(一)色蕴:色蕴指的是物质的积聚,包括内色和外色。内色是指我们身体内部的器官,如眼、耳、鼻、舌、身等五根,这些是构成我们身体的物质基础。外色则是我们感知的外部世界,包括色、声、香、味、触等五境,这些都是我们通过感官能够感知的物质现象。(二)受蕴:受蕴指的是对内外境界的感受和...
五蕴,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主要指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种要素。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的物质和心理现象。 1. 色蕴:指物质性的事物现象,包括构成宇宙万物的四大(地、水、火、风)元素,以及具体...
色蕴什么意思?作何解释? 梵语rūpa-skandha,巴利语 rūpa-kkhandha。又作色阴、色受阴。为五蕴之一。色,为变碍义;占有一定空间,且会变坏者,称之为色。而色之聚集,称为色蕴;亦即有质碍、变碍诸法之类聚。©2022 Baidu |由 百度智能云 提供计算服务 | 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 网站地图 | 百度...
色蕴泛指一切物质现象,但物质二字并不能涵盖色蕴全部的意义,因色蕴中尚包括‘表色’、‘无表色’等在内。《大乘五蕴论》曰:‘云何色蕴?谓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四大种,指地、水、火、风四种实四大而言。色蕴之色,有三种特性,即‘对碍’、‘方所示现’、‘触变’。一、对碍:对者有对,碍者质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