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即是空”的词语解释里,有这样一句话:“上乘人一切无住,无分别心,亦无无分别心,至于言语道断,清静光明。”空也无,无也无,把眼前的一切,都当成“空”,你就会发现,做人有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简单来说,就是返璞归真,而不是单纯从一件事、一个人的外表来判断。美女...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先说一下色即是空。色和空,对应的是道德经的有和无,色就是可以感知的,空是不可以感知的,空是本源,是本质,色是表象。表象和本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色是物质,空是能量,物质和能量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所以天下的道理一通百通,用到什么地方都可以解释。
在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里,“色”其实就是五蕴的代表,更通俗点说,它就是对我们造成各种牵绊的物质、念想、有情、有相、无相。而空就是跳出了五蕴的束缚,离开了轮回,到达了幸福的彼岸。“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这句话,出自佛教的《心经》,自从翻译传入东土之后,历代以来有无数人在钻研这部经典。正是因为...
举个现实生活的中例子:每次听课的时候,都有很多人聚在一起听,但这个场景,也就是我们当时看到的色相,在课结束后就会消散,大家会回到自己的生活之中,整个色境就消失了。留在人们心里的,只是一种明白和记忆。但这种明白又能存在多久?这种记忆会影响多久?说不清。说不定,很多人温暖上三天,明白上一个礼拜...
生活中,常常会听到有人说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经典佛语来。在一般人看来,大多理解都是和“性”“色”关联起来,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其实,这句经典的佛语出自《心经》。《心经》是世界上流行最广的佛学经典之一,它阐述了大乘佛法的精华要义,表达的关键内容是空性,也就是我们熟知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中色即是空的“色”字,指的是一切我们能看到和感受到的事物或现象,也就是你能看到的物理世界,以及你内心中所思所想,由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所感受到的一切现象,都可以用一个“色”字来概括。《心经》中提到的这个“空”字,很多人都认为空就是没有,其实这样理解并不正确,“空”在佛教当中指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意思是说:“色”并不是与空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东西,“空”也并不是与色截然不同的另外一种情况。“色”与“空”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色”指事物本身,“空”指事物的性质,即真相。《禅林宝训》有两句话说:“姁之妪之,春夏所以生育也;霜之雪之,秋冬所以成熟也。”...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其实就是告诉我们,事物在我们的心里,有一个具体的相,这些相,都是由我们的心所辨识的。所谓的色即是空,就是外界的所有相,其实都是一种假相。因为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的。空即是色,就是看外在的这些相,不要被它的变化所迷惑,要看到它的真实面目。就好比一个人...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一句耳熟能详的佛教心经,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简称心经,是观音菩萨与舍利佛的一段对话。它体现了一种哲学智慧,让我们更客观地认知世界、启迪心智。般若音bō rě,佛教用语,智慧,通过直觉洞察获得的先验智慧或最高知识。《心经》在佛学界颇受推崇,评价...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原本出自唐三藏法师玄奘翻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经文中这句后面紧接着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唐僧翻译这篇经文时,字句非常简洁,梵文原文的意思大概是这样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即是空,空即是受。受不异空,空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