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航海图籍。原名《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后人多简称为《郑和航海图》。该图是对于郑和下西洋航路的记录,约成于洪熙元年(1425)至宣德五年(1430)间。原图为自右而左展开的手卷式﹐茅元仪收入《武备志》卷二百四十后改为书本式﹐共二十四页﹐包括茅元仪序一页﹐图二十页﹐《过洋牵星图》...
如何导航 《郑和航海图》中有四幅图与众不同一律上北下南画面中央是一艘海上航行的帆船四周则绘有星座并标注着方位、名称、指数等文字内容这些图都以“某某过洋牵星图”为名所谓“过洋牵星”,就是古代的天文导航当一个人位于地球上的不同纬度时同一星座或者恒星...
今天的故事,就与曾经缔造了中国航海巅峰的郑和航海地图有关。据说,郑和的航海图,得自于数千年前神秘的古埃及,尔后又在中国的典籍中离奇地销声匿迹,之后的中国开始逐步与世界脱钩,丧失掉了参与绘制世界地图进程的主动权。以亚历山大港为中心的 托勒密世界地图 郑和用的那张航海地图的名字,就叫做——托勒密世界地...
海洋上巨轮远航集装箱船只物流运输
《航海图》是2014年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阿图罗·佩雷斯·雷维特。内容简介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寻宝(爱)梦,要么同时得到,要么同时失去 ★ 都说海洋神秘而无情,但如果和女人相比呢?★ 献给他深爱的大海——西班牙语小说国王、全球畅销书作家A.P.雷维特最深情之作,令人欲罢不能的航海寻宝小说 ...
相对现在地图的真实,中世纪的航海图却充满了神秘感跟敬畏感。当时航海地图上出现的标志都是一些海怪,比如海蛇、美人鱼等,就让小编想起了哈利波特里的世界,让人向往。 大英图书馆曾经整理收集了不少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地图,里面几乎涵盖了从10世纪到17世纪的神话生物。可以想象,当初制图人员对未知海域充满了敬畏,并且...
航海图的兴起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与科学家们,打着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旗号,致力于改变中世纪后期日益腐朽的神权统治。尽管在中世纪的西欧,古希腊、古罗马的经典著作流失严重,但地中海东部那同根同源的拜占庭帝国扮演了文化备份的角色。此外,阿拉伯人在早期的扩张与学习中,将这些经典译作阿拉伯语,形成了第二套珍...
世界航海日,看看老式的航海图 高品图像 03-1512:00 每年3月17日是国际航海节日,最早出现在1978年,由于当年3月17日正值《国际海事组织公约》生效二十周年,国际海事组织第十届大会通过决议,决定今后每年3月17日为“世界海事日”。图17世纪的美洲地图,约1640左右出版于巴黎,地图上欧洲人正在探索新世界。图片来源:高...
《明东西洋航海图》,是一张纵158厘米、横96厘米,经牛津博德立安图书馆授权复制的原大绢本彩绘明代古地图,《明东西洋航海图》明确标有罗盘与比例尺,带有明显的西方现代制图理念,这张地图的出现,改写了中国地图史,是首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中国古代航海总图。这幅中国古地图在博德立安图书馆一直尘封到三年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