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时期,对自然景物的“畅神”审美观盛行起来。所谓“畅神”,指自然景物本身的美可以使欣赏者心旷神怡,精神为之一畅。正是“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畅神”和“比德”不同,它专注于对审美对象本身的欣赏,不要求用自然景物来比附道德情操。与“比德”相比,“畅神”又前进了一步。“畅神说...
一、致用阶段强调美的实用性,即美的事物应具有一定的功能和效用。二、比德阶段通过将自然景物的特征与人的道德品质相比较,以此来象征和表达人的高尚情操。这一时期,自然开始被人性化。三、畅神阶段则是指自然景物本身所具有的美丽能够使观赏者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从致用、比德到畅神 社会美—人的美 现实中的美艺术美—艺术作品的美 自然美—自然界中各种事物的美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致用 比德 畅神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老僧...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19.人类对自然美的欣赏经历了“致用——畅神——比德”三个阶段。()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错误 反馈 收藏
夏文波致用・比德・畅神由于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和自然建立了广阔的联系,自然事物愈来愈多地成为人们生活中的有用之物,而且愈来愈多地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和喜爱,这就为后来人们对自然(包括自然山水)的审美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心理基础。在原始人类社会中,装饰题材的变化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发展。
自然美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是A.致用——比德——畅神B.致用——畅神——比德C.比德——致用——畅神D.畅神——比德——致用
19 自然美:致用、比德与畅神 24 2024-03 3 20 艺术美与艺术丑(现实丑) 36 2024-03 4 21 艺术是真、善、美的统一 24 2024-03 5 22 美的主客观性问题(蔡仪、吕莹、李泽厚) 52 2024-03 6 23 朱光潜:美是主客观的统一 39 2024-03 7 24 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 ...
摘要: 隋唐以前的历史阶段,是我国古代山水审美的重要发展时期,其对后世山水审美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试从人对自然山水的态度和人与自然山水的关系着眼,兼从哲学思潮的角度,分致用、比德、畅神三个阶段,来对这一历史时期的山水审美作一点尝试性的考察.关键词:...
662 《道德经》意释致用 by:实用哲学 1万 古贤智谋|学以致用 by:龙象之父 7049 学以致用【更新中】 by:喵叔不躺平 1.9万 鬼谷子丨学以致用 by:剑胆琴欣 1115 经世致用:顾炎武的智慧 by:书海_拾贝 2652 学以致用—喜马有声培训 by:东北书声x 2393 学以致用—喜马有声培训 by:东北书声x 3688 ...
百度试题 题目自然美的发现经历了( )三个阶段。 A.致用B.比德C.畅神D.巫术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B,C 反馈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