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数致死量(median lethal dose, LD50) 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在毒理学中,半数致死量,简称LD50(即Lethal Dose, 50%),是描述有毒物质或辐射的毒性的常用指标。按照医学主题词表(MeSH)的定义,LD50是指“能杀死一半试验总体之...
据相关文献,百草枯成人致死量为20%水溶液5-15毫升(20-40mg/kg)。服下超致死量20倍的百草枯农药,对患者及家属来说是一场噩梦,对救治团队也是一场巨大的考验,治疗难度不言而喻。中毒后数日,在百草枯炎症风暴下,患者出现肝脏、肾脏等多脏器功能严重损伤。患者双肺出现了明显渗出,胸腔积液,导致双肺膨胀不全...
超致死量10倍!敌草快中毒者幸运被救活 “这里收治的敌草快最大服毒量是250ml,是什么概念?中毒量超过致死量10倍,是2021年的一个来自潮汕农村的中毒者,抢救了将近20天。”陈运超的重症团队,不但把病人救回来了,而且没有留下严重后遗症,不能不说是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这天晚上,村民阿强喝了十来罐啤酒,迷迷...
吗啡过量可致急性中毒,成人中毒量为60mg,致死量为 250mg。对于重度癌痛患者,吗啡使用量可超过上述剂量(即不受药典中关于吗啡极量的限制)。吗啡急性中毒的主要症状为昏迷、呼吸深度抑制,瞳孔极度缩小、两侧对称,或呈针尖样大,血压下降、发绀、尿...
指能使生物体死亡的物质所需的最少剂量。根据药物的不同用量,实验受试总体死亡率各不相同,可分半致死剂量、绝对致死剂量、最小致死剂量和最大耐受剂量等不同给药量。其中在给药时,个体总数的一半发生死亡时的半致死量(LD50)应用得最广泛。详细释义 药物的不同用量会起到不同的效果,所谓用量就是“剂量”,...
当剂量增加到出现最佳治疗作用时,这个剂量就叫做治疗量,即“常用量”,也就是通常治病时所需的分量。 在常用量的基础上再增加剂量,直加至即将出现中毒反应为止,这个量就称为“最大治疗量”,也就是“极量”。 用药超过极量时,就会引起中毒,这就是“中毒量”。 在中毒量的基础上再加大剂量,就会引起死亡,此剂量...
最小致死量指能引起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个别中毒死亡的化学物的最小剂量。实验动物种属的不同、给药途径的不同,同—毒物的最小致死量的数值常各不相同。由于人与动物种属上的不同,实际工作中,不能用动物试验得来的资料机械地解释和判定中毒案例的毒物检测结果。在判断是否中毒死时,毒物的最小致死量只能做参考,...
事情发生在浙江宁波,主人公小张因一时冲动喝下家中存放的百草枯。这一冲动的行为,险些将他推向死亡边缘。据文献记载,百草枯是剧毒物质,其20%水溶液的成人致死量为5至15毫升,且目前全球范围内都没有有效的解毒药物。这意味着,一旦摄入,死亡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喝下百草枯后,小张的身体迅速发生剧烈反应。仅五个...
从对数剂量与死亡频率的正态分布中可知,lg LD50恰在正太曲线的中点所对应的横轴上,而中点恰是均数所在处,所以LD50就是全部实验动物最小致死剂量对数的算术平均值。由于药物性质和给药方法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多无法直接测定动物个体的最小致死量,一般是在对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