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杜甫这首《冬至》作于他滞留夔州的第九个年头。这一天是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至日”就是冬至日。“长为客”是指离开家乡漂泊在外的时间很长。...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是唐代杜甫写的两首诗。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审言之孙。作品原文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其一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鹓行。欲知趋走伤心地,正想氛氲...
杜甫《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原文 【其一 去岁兹辰捧御床,五更三点入?行。 欲知趋走伤心地,正想氛氲满眼香。 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著衣裳。 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 【其二 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 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 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
冬至唐 · 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杜甫在夔州度过了弃官飘零以来的第九个冬至日。长...
长年为客流落异乡的杜甫每逢岁时节令都会生发无穷感慨,于是写下了这首《冬至》抒怀。字词解释:至日:即冬至日,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长为客:长久地成为远离亲人的羁旅之人。忽忽:飘忽不定的样子。泥杀人:胶滞纠缠的样子。形容:指...
冬至节气读杜甫的《冬至》 唐诗宋词天地 发布时间:12-2120:37 《冬至》唐·杜甫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译文 每年冬至节,都一家人,在异乡为客,生活穷困潦倒。 江上风景虽好,唯独自己渐渐老去。时间...
无路从容陪语笑,有时颠倒着衣裳。何人错忆穷愁日,愁日愁随一线长。忆昨逍遥供奉班,去年今日侍龙颜。麒麟不动炉烟上,孔雀徐开扇影还。玉几由来天北极,朱衣只在殿中间。孤城此日堪肠断,愁对寒云雪满山。 诗词作品: 至日遣兴,奉寄北省旧阁老两院故人二首 诗词作者:【 唐代 】 杜甫 ...
所谓“年年至日长为客”,自从乾元二年辞官长安一别,杜甫已经在秦州、蜀地和夔州漂泊了十余个年头。虽说是“忽忽穷愁泥杀人”,但在蜀地也过了一段悠闲的日子,即便是漂泊到夔州,也谋了一个看守官田的差事,生活上是很过得去的。只是这一切和思乡情切与重归庙堂的渴望比起来,自然不能算是好过。况且又在夔州这...
《冬至》杜甫〔唐代〕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这两句诗,犹如一位老人在感叹人生的无常和孤独。岁月无情,冬至的到来,更增添了这种孤独和无助。人生如同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