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喜亭 《至喜亭》是宋代诗人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至喜亭 前年泊舟至喜亭,舍舟触雾登山行。身到猿啼虎啸处,至今魂梦中宵惊。两年寒暑深山里,瘴疠侵凌身不死。七月归舟浮涨江,重见兹亭实堪喜。世间忧喜无定形,此喜本从忧得名。须知既济有未济,勿谓江流今已平。
20240328上午: 1、至喜亭位于4A景区三游洞内。三游洞是宜昌市西郊7公里处的人文名胜,地处万里长江第一溪-下牢溪汇入长江入口夹角处的西陵山,悬崖两侧分别是滚滚长江和潺潺溪水,悬崖下的洞穴由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其胞弟/文学家白行简、文学家元稹3人发现于唐元和十四年(819年),并作《三游洞序》,洞因此得名,历史上...
至喜亭小区 仙游鲤中步行街至喜亭街553,555号 4400元/㎡ 1月挂牌均价 暂无 在售房源 暂无 在租房源 估价 7.4 小区评分 地段交通9.0 生活配套8.2 居住品质6.0 小区评测小区周边无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便利程度一般,比较适合在附近工作或自驾一族的置业者关注。 小区周边学校较少,家中有孩子上学的购房者置业需要慎重...
《峡州至喜亭记》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首先叙述了峡州夷陵的历史进程;接着,笔锋转到了长江之上,三峡之间,写三峡之水险;最后赞扬建亭人朱庆基的政绩与人品,借以抒发个人的情怀。作品原文 峡州至喜亭记 蜀于五代为僭国,以险为虞,以富自足,舟车之迹不通乎中国者五十有九年。宋受天命...
诗词中的宜昌·至喜亭 宜昌市三游洞顶,临下牢溪口的山峰上,有一座重檐三叠、金瓦朱栏、由“品”字形三亭组合的亭阁,这便是“至喜亭”。 至喜亭始建于宋朝,由峡州(今宜昌)太守朱庆基修建在大江边,为的是方便船夫和商旅休憩。景祐四年(1037年)文学家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专为此亭撰写了《峡州至喜亭》...
亭中乐事,日日不绝。及汉光武帝崩,太子刘庄即位,是为明帝。明帝思汉光武帝之德,乃命有司,于至喜亭前,立碑纪念。 碑文曰:“汉光武帝,德被天下,功盖四海。定三秦,平益州,功莫大焉。筑城峡州,通巴蜀之路,功莫伟焉。故立至喜亭,以纪其功。愿后世子孙,永铭其德。” 至喜亭者,盖以汉光武帝之德,而名也...
至喜亭始建于宋朝,由峡州(今宜昌)太守朱庆基修建在大江边,为的是方便船夫和商旅休憩。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专为此亭撰写了《峡州至喜亭》记,使此亭成为宋代峡州三大胜境之一。#分享治愈系风景 三游洞 夷陵区 自然风光 7 8 9 5 6 7 7 8 91人赞说点什么吧......
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首充满古韵与怀旧之情的诗,《次及甫入峡杂咏·至喜亭》。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的世界,感受那份独特的韵味吧!🍃📜原文欣赏:巴峡头边第一州,竹枝歌裹水东流。 盖亭老柳今如此,六一先生几系舟。🌊译文:巴峡的头边,是那第一州,竹枝歌声中,江水向东流。
《次及甫入峡杂咏·至喜亭》是洪咨夔的一首代表作,全诗以巴峡的至喜亭为中心,展现了这一带的自然美景和悠久的历史。首句“巴峡头边第一州”,直接点明了至喜亭的地理位置,凸显了其重要性。接着,“竹枝歌裹水东流”,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巴峡中溪水东流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而“盖亭老柳今如此”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