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无长春,地道无常珍。须禀中和气,方生粹美人。良田多黍稌,薄地足荆榛。樗栎蓬蒿类,止能充恶薪。既为万物灵,须有万物粹。既无万物灵,徒分万物类。欲出至珍言,须有至珍意。欲彰至美名,须作至美事。济事为美事,悟主为珍意。奈何此二者,我犹无一与。 北宋 邵雍《岁暮自贻吟》岁暮既是一年的...
他的诗歌以说理为主,形成了独特的“康节体”,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首《自贻吟》正是他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体现了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最后,我想说,《自贻吟》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感悟的诗,它更像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了自己内心深处对人生的渴望和追求。希望大家都能从中汲取力量,以更豁达的...
物如善得终为美,事到巧图安有公。不作风波于世上,自无冰炭到胸中。灾殃秋叶霜前坠,富贵春华雨后红。造化分明人莫会,枯荣消得几何功。北宋邵雍《安乐窝自贻》自贻,就是自己赠送给自己,说白了就是自己安慰自己,邵雍深知儒学义理,圣道,但只能躲在自己的安乐窝中写写诗安慰自己。物如善得终为美,事到...
自贻吟 朝代:宋作者:邵雍 六十有七岁,生为世上人。 四方中正地,万物备全身。 天外更无乐,胸中别有春。 繁体原文原文翻译韵律对照注音对照 触观物 朝代:宋作者:邵雍 万物备吾身,身贫道未贫。 观时见物理,主敬得天真。 心净星辰夜,情忻草木春。
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北宋理学家邵雍的《自贻吟》,这首诗不仅富有哲理,还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生思考。《自贻吟》是邵雍的代表性诗作,全诗透露出其对人生的独到见解。首句“六十有七岁,生为世上人”平实而真挚地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珍视。而“天外更无乐,胸中别有春”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自足与超越物质追求...
原文拼音版背诵 六十有七岁,生为世上人。 四方中正地,万物备全身。 天外更无乐,胸中别有春。 小提示:邵雍的《自贻吟》原文内容 朗读 0喜欢 打赏 完善 六十七岁中正生为胸中全身万物世上四方天外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
《岁暮自贻吟》是宋代邵雍的五言诗之一。作品原文 天道无长春,地道无常珍。须禀中和气,方生粹美人。良田多黍稌,薄地足荆榛。樗栎蓬蒿类,止能充恶薪。既为万物灵,须有万物粹。既无万物灵,徒分万物类。欲出至珍言,须有至珍意。欲彰至美名,须作至美事。济事为美事,悟主为珍意。奈何此二者,我犹...
自贻吟注音版 [宋]邵雍 六十有七岁,生为世上人。四方中正地,万物备全身。天外更无乐,胸中别有春。 自贻注音版 [唐]郑谷 饮筵博席与心违,野眺春吟更是谁。琴有涧风声转淡,诗无僧字格还卑。恨抛水国荷蓑雨,贫过长安樱笋时。头角俊髦应指笑,权门踪迹独差池。
岁暮自贻吟 朝代:宋作者:邵雍 天道无长春,地道无常珍。 须禀中和气,方生粹美人。 良田多黍稌,薄地足荆榛。 樗栎蓬蒿类,止能充恶薪。 既为万物灵,须有万物粹。 既无万物灵,徒分万物类。 欲出至珍言,须有至珍意。 欲彰至美名,须作至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