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洛之越:洛,今河南省洛阳市。之,往,到。越,今浙江地区,春秋时越国所在地。 2.遑遑(huáng):忙碌的样子。出自《列子》“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荣”。 3.吴越:今江苏、浙江地区,是古代吴国和越国所在地。 4.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洛京:又称京洛,指洛阳,是...
颔联:“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两句前后倒装,每句句中又倒装。本为“厌洛京风尘,寻吴越山水”。一倒装,诗句顿时劲健,符合格律,富于表现力。谓因厌倦洛阳京都满眼的风尘,所以去吴越寻觅山水。一个“厌”字,形象地表现出诗人旅居洛阳的恶劣心绪。 颈联:“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扁舟,小舟。长揖,古人拱手为...
自洛之越,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译文:栖栖遑遑三十年,文名武功两个都没有有所成就。注释:遑遑(huáng):忙碌的样子。出自《列子》“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荣”。山水寻吴越,...
孟浩然四十岁到长安应举不第,大约在公元728年(开元十六年)到东都洛阳游览。在洛阳滞留了半年多,次年秋,从洛阳动身漫游吴越(今江苏浙江一带)。这首诗就作于诗人从洛阳往游吴越前夕,故诗题作“自洛之越”。...查看全文... 赏析 诗头两句回顾自己的过去。“遑遑三十载”,诗人此时四十一岁,自发蒙读书算起,举成...
自洛之越,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
自洛之越诗歌鉴赏 以下是自洛之越的诗歌原文及鉴赏: 自洛之越,泛舟洞庭,止既月,改溢有源。 初秉诚心,信道不回。 虽以险绝,要在全该。 岂无游观,猥希度脱。 灵祇既格,天人路开。 薄送我意,乃眷南崔。 冰霜正惨,鸟雀晨号。 举棹中流,已豁怀抱。 况乃回思,幸非素抱。 悔其无端,以在分表。 我行...
1、原文 《自洛之越》孟浩然〔唐代〕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2、译文 栖栖遑遑三十年,文名武功两个都没有有所成就。去吴越寻觅山水,厌倦洛阳京都满眼的风尘。乘一叶小舟去泛游镜湖,向达官显贵作个长揖。姑且享受杯...
自洛之越:洛,今河南省洛阳市。之,往,到。越,今浙江地区,春秋时越国所在地。 遑遑:忙碌的样子。出自《列子》“遑遑尔竞一时之虚荣”。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 洛京:又称京洛,指洛阳,是唐朝东都。 扁舟:小舟。 译文 栖栖遑遑三十年,文名武功两个都没有有所成就。
《自洛之越》是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无成的感慨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意思:原文:《自洛之越》孟浩然〔唐代〕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扁舟泛湖海,长揖谢公卿。且乐杯中物,谁论世上名。意思:- 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忙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