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汗汤_仙拈集卷二_减法方剂树自汗汤_仙拈集卷二_减法方剂树11.原方81.1.组成:黄耆1钱,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熟地1钱,五味10粒,肉桂5分,甘草(炙)5分,枣2枚。81.2.功效:自汗属阳虚者。81.3.来源:仙拈集卷二。82.参耆汤82.1.减:白芍、五味、肉桂、枣82.2.组成:人参(去芦)1...
对于自汗来说,首先要明确原因,然后给予对症治疗,煲汤时一定要注意,食材一定要选好,要选择补气补血的...
你好,盗汗、自汗主要为阴阳不调,没有其他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自己不自觉的排汗成为自汗,主要为肺气不...
我们都知道:汗为心之液、血汗同源,气虚阳虚会造成卫表不固,会出现汗多,出汗多就会导致气血阴阳的虚损,这种情况时间久了,阳虚自汗还会导致气血亏虚、以及身体的阴阳失调。 小建中汤是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它主要是针对阳气不足、脾胃虚寒、气血亏虚进行治疗,...
文老师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治疗湿气汗证的好思路。湿邪阻滞、三焦不畅,气机郁遏,这可以导致自汗,也可以导致盗汗。利用化湿之法,把问题的根源解决掉,这是中医的一种思路。当然,这里的关键,在于辨证准确。专业读者朋友,不妨好好借鉴一下。非专业读...
二曰黄芪之运用。黄芪性味甘温,补气固表,对于气虚自汗者,尤为适宜。加入黄芪于桂枝汤中,则止汗之力倍增,且能增强体质,抵御外邪。 三曰玉屏风散(防风、黄芪、白术)之辅。表虚不固者,易感风邪,自汗频作。玉屏风散益气固表,止汗防风,与此类患者相宜。
张景岳认为一般情况下自汗属阳虚。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谓:阳虚自汗,治宜补气以卫外。《中医内科学》第五版教材治疗自汗证常用黄芪汤,当代经方医案多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自汗证。汗证当分清外感与内伤。外感者从表治汗,内伤者根据虚实调整阴阳。自汗多属气虚不固,气虚者多伴阳虚也,气虚不固往往是表象,根源...
证见夜寐盗汗,时有自汗,五心烦热,两颧发红,口渴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数。其治疗宜用何方 A. 大补阴丸 B. 知柏地黄丸 C. 清骨散 D. 滋水清肝饮 E. 当归六黄汤
病情分析:自汗中医分为几个不同证型,用药不同,建议找本地中医辩证开药治疗.不要自己用中药治疗.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