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自指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所谓自指,是指谓词性成分没有转指动作行为的施事者或受事者,只是自身一般的事物化了,不再是一个陈述。如“仁”在“仁者,人也”组合中没有转指,只是一般地事物化了,“仁者”即指“仁这种品德”。反馈 收藏 ...
自指悖论(self-reference paradox),即有些原命题自指后将与自己的推论相冲突. 在上述例句中,只要以...
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简称自指,是一个逻辑学的概念。通俗来说,一个东西在描述自己,这就叫做自我指涉。 自指是奇妙的哲学问题,也是一个强大的工具。罗素在朴素集合论引入自指引发了第三次数学危机,哥德尔引入自指证明了大名鼎鼎的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而图灵机的自指则导致了停机问题等等。 自我指涉还能出现在音...
自指Self-reference经常在数学,哲学,计算机编程和语言学中被研究和应用。自指陈述有时是自相矛盾的,也可以被认为是递归的。 自指在逻辑、数学和计算中的体现 在古典哲学中, 悖论Paradoxes是由自指概念创造出来的,比如全能悖论 omnipotence paradox (上帝悖论) :是否有一个上帝或...
简言之,具有开放式演化潜力的自指,指的是物质方面动力学(物理定律)和符号方面约束(句法规则)之间的自洽闭包。我将这种自指关系称为语义闭包(Pattee, 1982)。这是因为,要使由物理定律决定的物质具有功能性(即具有生存价值、目标、意义、自我意识等),就必须将其与自由...
表示自指的后缀只有语法价值,词义的引申仍为自指(govern- government) 汉语的后缀“子、儿、头”绝大部分是转指,没有表自指的后缀可能是因为汉语谓词无需形式上的转化即可充当主宾语 句法:2、英语:the diamond that she stole--转指(宾语缺位、that只能在定语位置上出现);the fact that she stole the diamond...
转指,是出自朱德熙先生的《自指与转指》中的概念。基本信息 “自指”与“转指”这一对概念,最早出自朱德熙先生的《自指与转指》(《方言》1983年第一期,《朱德熙文集》第三卷)。陆俭明先生在《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中(第98页)说:“自指和转指的区别在于,自指单纯是词性的转化——由谓词性转化为体...
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docx,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 一、本文概述 1、研究背景:介绍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在汉语中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汉语,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且持续使用
自指,这个看似简单的概念,其实蕴含着逻辑悖论的巧妙构造与哲学深度。它作为逻辑悖论的核心工具,与否定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系列令人困惑但富有洞见的难题。要理解自指的真正含义,我们需要深入思考语言中谓词的“概念化”合理性,以及悖论背后所隐藏的哲学挑战。首先,我们来看两个广为人知的自指悖论:说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