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性三宝,乃佛学之要义,意指「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此三宝,分别为佛宝、法宝、僧宝。 佛宝者,乃众生自性中本具之灵明觉照之佛性。此佛性,人人皆有,如来之智慧德相,本自具足,只因被无明妄想及贪嗔痴烦恼所覆,清净本性不得显现。若能觉悟此性,便是成佛之道。 法宝者,众生自性中平等无差别...
自性圆觉,即是佛。自性清净,即是法。自性和合,即是僧。莲池大师曾说:“自性真心一体,是佛法僧义。”又云:“唯一真心,更无别体。心体本自觉照,即佛宝。心体本自性离,即法宝。心体本自不二,即僧宝。故曰自归依佛,自归依法,自归依僧。但令归自,不说归他。念念还归自心,是名真念三宝。”禅宗惠能大师...
住持三宝是佛教信仰的物质化体现,是信徒精神寄托的实体,也是佛教传承和教化的重要载体。通过礼拜住持三宝,信徒得以建立对佛法的信心,获得心灵的慰藉和修行的指引。 自性三宝:内在觉性与本质 自性三宝,则强调修行者内心深处的佛性发现与觉醒,是内在的、精神层面的三宝。 1. 佛宝:指每...
自性三宝,是指 “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佛宝”人人皆有如来佛性;“法宝”人人皆有平等无差别的法性;“僧宝”人人皆有般若清净的身心。意指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三宝的功能,不一定需要是出家人或佛陀。众生皆具如来的一切智慧德相,只是被无明妄想及贪嗔痴烦恼所覆盖,清净本性无法显现。 那么,怎样才...
自性三宝的道理也许能够体会,但在日常生活中,仍需将三归依落实到生活中。每一宗都有其依据的经典与修学方法。华严宗以毗卢遮那佛、华严经、文殊、普贤等菩萨作为三宝,法华宗以释迦牟尼佛、妙法莲华经、法华经上的菩萨作为三宝。净土宗以阿弥陀佛作为佛宝,无量寿经和净土五经一论作为法宝,观音、势...
《六祖坛经》第十八讲:皈依自性三宝,菩提之道自显 致敬南无六祖慧能大师 忏悔品第六 烦恼无边誓愿断,借助自性般若智,消除虚妄思想。再者,法门无尽誓愿学,必须自见性,践行正法,方为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只要常怀谦卑之心,行于正道,远离迷妄,常生般若,破除真妄,即可洞见佛性,言下佛道成就。常...
佛法僧三宝有六种类别,即:(一)同体三宝,又作一体三宝。谓佛法僧名虽有三,然体性是一。即三宝同以净法界真如法身为其体。(二)别体三宝,又作别相三宝、化相三宝。谓三宝之体相各别,非为一体。佛以三身佛为自性,五蕴之假者及法身亦随其所应,皆名佛宝;法以三乘无漏所摄之教法、理法、行法、果法...
慧开法师:自性有三宝 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这是自性三宝。皈依是三自皈,皈依自性三宝,是指内心的觉、正、净。表现在日常生活、处世待人接物上,属行为上的三宝,如六根接触六尘时,确实做到不迷惑是自性觉,没有邪思是自性正,没有污染是自性清净。如转成行为上的三宝就是三自皈。所以自性三宝,...
自性三宝 摘自:佛学常见辞汇 - 陈义孝编 自性本具的三宝,如众生具有灵明觉照的佛性为佛宝,其性常寂圆净为法宝,有融妙和乐义为僧宝。更多:https://www.bmc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