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 答案 11.我听到您的命令了。您按您的法令行事, 我按照我的意志行动。(“闻”“命”“制”“意” 各1分,整体语意准确通顺2分。)相关推荐 111.将第三大题文言文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臣闻命矣。君行制,臣行意。
意思:后用“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谓欲加害于人,即使无过错,也可以罗织罪名作为理由。
如果是先秦作品当中的这四个字可以理解为我领教了。如果面对皇上说这种四个字的意思就是臣下我遵从你的教诲(命令)。
这个“臣”字在“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里面,是把名词活用成了动词,而且是表示一种对待他人的特殊动作关系,是一种尊重和不逾越的体现。就好像是两个相互尊重的好朋友,不会因为谁更厉害一点就对对方指手画脚。所以呀,我们在学习古代汉语的时候,不能只看字的表面意思,要像侦探一样,去探寻字背后隐藏的...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
谏诤 曾子曰:“若夫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
这一章是说明为人子、为人臣看到自己的父母、领导有过失,有劝谏的义务,需要帮助他们改过。 【原文】 曾子曰:“若夫(1)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2)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何言与(3)!是何言与!昔者,天子有争臣(4)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
曾子曰:“若天慈爱、恭敬、安亲、扬名,则闻命矣。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子曰:“是 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 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 又焉得为孝乎? 10.用“/”...
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尧老而舜摄也。《尧典》曰:‘二十有八载,放勋乃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无二日,民无二王。’舜既为天子矣,又帅天下诸侯以为尧三年丧,是二天子矣。”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莫 67 2022-09 3 咸丘蒙问曰:语云: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面 29 2022-09 4 敢问或曰放者,何谓也?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 34 2022-0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