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间,经外穴名。《千金要方》:“丁(疔)肿,灸掌后横纹后指,男左女右,七壮即差,已用得效。丁肿灸法虽多,然此一法甚验,出于意表也。”《类经图翼》列作经外穴,名手掌后臂间穴。《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等则名臂间。在掌后横纹正中直上五横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直刺0.5-1寸。艾炷灸...
臂间,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别名手掌后臂间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五横指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皮肤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重叠分布。皮下筋膜内除皮神经外,还有起于手掌的前臂正中静脉行经。主治疔疮,痈疽及前臂痛等。直刺0.5~0.8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
臂间 1# 【位置】 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五横指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解剖】 在旋前方肌中,布有正中神经支配。 【取穴方法】 伸臂仰掌,在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腕横纹上五横指处取穴。 【刺灸法】 直刺。0.5~0.8寸;艾炷炙3~7壮,或艾条炙5~15分钟。 【作用】 清热解毒,理...
《千金要方》:“丁(疔)肿,灸掌后横纹后指,男左女右,七壮即差,已用得效。丁肿灸法虽多,然此一法甚验,出于意表也。”《类经图翼》列作奇穴,名手掌后臂间穴。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等则名臂间。位于掌后横纹正中直上五横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
手掌后臂间穴,经外奇穴名。出自《备急千金要方》。别名臂间。位于前臂屈侧,腕横纹上5横指(约3.7寸),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处,左右计2穴。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其下为正中神经掌皮支,最深层为前臂掌侧骨间神经。主治疔肿,痈疽,前臂痛等。直刺0.5-0.8寸;可灸。功能...
臂间倒位是一种染色体异常,通常不会直接引起手臂的外观或功能改变。 病因分析: 手臂畸形或关节不适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关节炎症、肌肉劳损、骨骼发育异常等。臂间倒位则是一种染色体结构异常,通常与遗传有关,可能导致某些遗传性疾病,但不一定直接表现为手臂问题。 治疗建议: 建议进行X光或MRI检查以明确诊断。若...
所谓臂间倒位(pericentric inversion),是指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各发生一次断裂,断片倒转180度后重接,从遗传物质的得失角度看,这种结构变化没有遗传物质的丢失,因此具有臂间倒位染色体的个体一般不具有表型效应,被称为臂间倒位的携带者。很多染色体都可以发生臂间倒位,以9号染色体最为常见,具有这种结构变化的...
臂间倒位的出现可能有多种原因。首先,它可能是由于身体协调性不佳引起的。当我们的身体协调性受到损害时,我们的肌肉和关节之间的配合会受到影响,导致臂间倒位的发生。其次,身体姿势和肌肉张力也会影响臂间倒位的出现。不正确的姿势或紧张的肌肉可能使我们的手臂难以保持适当的位置,导致倒位现象发生。 为了更好地理...
导读臂间倒位指的是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在断裂和重接过程中发生的倒位情况,但携带臂间倒位染色体的个体一般不会表现出来,也就是没有明显的身体不适,臂间倒位一般比较少见,多数发病于9号染色体,存在的频率不靠突变来维持。... 臂间倒位指的是染色体的长臂和短臂在断裂和重接过程中发生的倒位情况,但携带臂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