疽之发于膻中穴者。出《疡医准绳》卷三。又名膻中发疽、膻中发。多为脏腑不和,气郁所致。初起如粟,色紫坚硬,逐渐焮红肿痛,憎寒壮热。治宜急服仙方活命饮加苏叶、薄荷汗之;如烦躁作呕,唇焦渴饮,宜夺命丹清之;表证退则服托里透脓汤;若疮势不起属正虚,宜十全大补汤托之;若失治毒陷攻里,伤膜透气则...
膻中疽病证简述 膻中疽,病名。指疽之发于膻中穴者,亦名膻中发疽、膻中发。见《证治准绳·外科》卷三。该病多因脏腑不和,肝气郁结所致。症见患处肿块初起如粟大小,色紫坚硬,逐渐焮红肿痛,并见有憎寒壮热等症。 一、病因 膻中疽,病名。指疽之发于膻中穴者,亦名膻中发疽、膻中发。见《证治准绳·外科》卷...
膻中发疽,病名,源自《证治准绳·外科》卷三。此病特指发生在膻中穴的疽病,又名膻中发。其病因多为脏腑功能紊乱、肝气郁结所致。病征表现为患处初起如粟大小,色紫坚硬,逐渐发红肿痛,并伴有畏寒发热等症状。治疗应以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主。仙方活命饮加苏叶、薄荷等草药可作为治疗选择。若患者...
膻中发疽,中医:膻中发疽的功效与作用,膻中发疽介绍及知识点,中医大辞典。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膻中疽。见该条。
膻中疽,是一种源于《证治准绳·外科》的外科疾病名称,特指发生在人体膻中穴的疽病,又名膻中发疽和膻中发。其病因主要与脏腑功能失调,尤其是肝气郁结密切相关。当疾病发生时,最初的症状表现为患处出现一个类似粟米大小的肿块,颜色深紫且质地坚硬。随着时间的推移,肿块会逐渐变红,并伴随着显著的...
阳性疽证之治——李延来 852023-08 2 五倍子膏治痈疽有效(膻中疽)——李遇春 912023-08 3 九龙丹治痈疽疔毒(臁疮)——刘长天 872023-08 4 七叶一枝花(重楼)治疗疖肿痈疔——肖钧 602023-08 5 中医外科局部望色琐谈——赵尚华 852023-08 6 答治疽毒问惑(痈疽)——刘继明 852023-08 7 小儿方药运用漫谈...
搜标题 搜题干 搜选项 搜索 单项选择题 “膻中疽”是按何种方式命名的()。 A.按部位 B.按穴位 C.按脏腑 D.按病因 E.按形态
膻中穴位的具体位置是两乳头连线的中点,取法为仰卧位,在胸骨中线平第四肋间隙处取穴。对于操作,一般采用分揉法和推法,揉用中指端按揉,约揉50~100次;推用双手拇指腹自膻中穴向外分推,约50~100次。主治胸闷、咳喘、吐逆、心悸、头晕等。刺灸法方面,平刺0.3-0.5寸,艾炷灸3-5壮可配伍...
膻中疽 发音 生词本: 添加笔记: 有奖纠错 | 划词 AI解释 全文检索法汉-汉法词典 phlegmon situé entre les deux seins 用户正在搜索 摆宴, 摆样子, 摆阵, 摆振, 摆振动, 摆治, 摆钟, 摆轴, 摆桌, 摆姿势, 相似单词 潸, 潸然, 潸然泪下, 潸潸, 膻中, 膻中疽, 闪, 闪安岩, 闪铋矿, 闪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