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膏药病是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栗产区的常见病害之一,在板栗老林和幼林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近年来据安徽舒城、金寨、岳西、宁国、广德等县调查,病株率一般为15%~30%,严重的达80%以上;平均每株病斑数由几个,数十个乃至百余个,病斑最大长度达110cm。分布与危害 病菌菌丝体形成厚而致密的膏药状菌膜,...
茶树膏药病是一种在各茶区普遍存在的病症,主要影响枝条和根茎部位,表现为不同类型的菌膜。灰色膏药病初期表现为白色绵毛,随后变为暗灰色,中间夹杂暗褐色,菌膜厚实,四周较薄,表面光滑。在湿度大时,菌膜上会出现一层白粉。相比之下,褐色膏药病形成的椭圆形或不规则的厚膜颜色为栗褐色,表面丝绒状...
膏药病主要发生在枝条上,因为病部菌丝密集交错,形成圆形或椭圆形不规则菌膜,紧贴在树枝上,很像膏药,故称膏药病,常见的有灰色膏药病和白色膏药病,在园林上主要危害桃、李、梅花、樱花、山茱萸等树种。 风铃木膏药病 红梅膏药病 一、膏药病表现症状 膏药病的...
李树褐色“膏药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危害树干和枝梢。发病初期,树干和枝梢上会出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菌膜,颜色由紫褐色逐渐转为栗褐色或暗褐色,表面呈天鹅绒状,周缘有灰白色带,病斑似膏药状。该病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通过气流、蚜虫和蚧类昆虫传播,蚧类和蚜虫发生严重的李园病害较为普遍。防治措施...
灰色膏药病Septobasidium bogoriense Pat.称茂物隔担耳菌;褐色膏药病病原为Septobasidium tanakae(Miyabe)Boed.et Steinm.称田中隔担耳菌。均属担子菌亚门真菌。S.bogoriense担子果平伏,棕灰至浅灰色,边缘初近白色,海绵状,其上具直立的菌丝柱,柱粗50~110µm,原担子球形至近球形或卵形,直径8.4...
梅花膏药病多数在夏季发生,发病的时候,枝干树皮表明会形成不规则或圆形的平贴状菌丝体,颜色各异,土黄、红色、紫色等都有不同,随着病症的深浅而改版,后期会龟裂,表明是菌体,呈灰白色,像贴膏药。症状 梅花膏药病的病原菌为害小枝或叶柄时,常形成鞘状菌体,套住小枝或叶柄。梅花膏药病严重影响梅花枝干的...
一、花椒膏药病的症状 如果要用较为学术性的话来解释花椒膏药病,就是由茂物物隔担耳寄生引起,病原原物为担子菌亚门真菌。这是一种在亚热带、温带地区,一种发生比较普遍的病害。简单来说,就是在三年以上的花椒老树上经常发生的,好像树枝上贴着一块狗皮膏药一样的病害。它在花椒的树干或者是枝条上,会形成...
桑树膏药病主要影响桑树的老枝干,病害在生育期各阶段都可能显现,表现为枝干上圆形至不规则的厚膜层,类似膏药状。有两种常见类型:灰色膏药病和褐色膏药病。灰色膏药病初期为茶色,后期变为鼠灰色至褐黑色,表面可能龟裂;而褐色膏药病呈栗褐色,边缘有灰白色带,菌丝膜表面呈丝绒状。病原体分别为茂物隔...
李灰色膏药病,主要为害树干和枝梢,也能使叶片和果实受害。症状 该病灰色膏药病的病斑为灰白色线状菌丝膜,呈圆形扩散,表面较光滑。发病初期,树干和枝梢或叶片出现白色的圆形、半月形或不规则形的病菌子实体,表面光滑,随后逐渐变为灰白色,紧贴在枝干上,似膏药状,所以较膏药病。病原 该病害是以菌丝体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