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易患佝偻病和营养不良,易致消化功能紊乱,此时肠道分泌型IgA不足,腹泻后易於迁延。 感染因素编辑编辑源代码 在我国小儿腹泻是居第二位的小儿常见多发病,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每年有一两次发病高峰,一为6、7、8月,主要病原是埃希氏大肠杆菌与痢疾杆菌;二为10、11、12月,称秋季腹泻,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分...
新生儿腹泻可以通过饮食调理、物理治疗、使用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饮食调理:如果是母乳喂养,新生儿腹泻可能是母乳喂养的频率过高导致的,这种情况一般无需特殊治疗,调整母乳喂养的频率即可,喂奶时间一般2-3小时一次为宜。 2.物理治疗:建议家长时刻关注新生儿情况,及时给新生儿增添衣服,同时可以通过给...
2婴儿腹泻时的一般饮食原则是, 减少膳食量以减轻肠道负担, 限制脂防以防止低级脂肪酸刺激肠壁,限制碳水化合物以防止肠内食物发酵促使肠道蠕动增加。腹泻时可给婴儿以清淡饮食, 以利于其肠道修复。 3用母乳喂养的婴儿,腹泻时不必停止喂奶,只需适当减少喂奶量,缩短喂奶时间, 并延长喂奶间隔。 此时。母亲还应少食脂肪...
婴儿腹泻的症状 1.轻度拉肚子:每天大便5—6次,甚至多至10余次,大便呈蛋花样或水样,黄或黄绿色,有白色小块,可有低热,溢奶的情况,精神饮食尚好或略减,体重不增或略降,无脱水。 2.重度拉肚子:每天大便10次以上,水样便,黄色,呕吐,发热,尿少,食欲差,体重下降,迅速出现脱水和酸中毒,低钾、钙、镁血症等。
婴幼儿腹泻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大便次数增多:正常婴儿每天的大便次数通常在1-2次,而腹泻时可能会增加到3次以上。 2. 大便性状改变:正常的婴儿大便应该是黄色或黄绿色,质地较软,呈糊状。腹泻时,大便可能变得稀薄、水样,甚至带有泡沫和黏液。
这种症状在医学上称“婴儿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宝宝。 护理要点 如果不能及时给宝宝换尿布和清洗臀部,还可能引起红臀,甚至局部感染,因此,尿布只要湿了就得换,每次给宝宝换尿布时,还应先清洗臀部,必要时抹护臀霜,以保护局部皮肤。
婴幼儿腹泻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疾病,感染性婴幼儿腹泻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因素、细菌感染因素等,非感染性婴幼儿腹泻病因包括饮食因素、精神因素。 1.感染性婴幼儿腹泻 (1)病毒感染因素:大部分的婴幼儿腹泻由病毒引起的肠道感染引起腹泻。(如轮状病毒肠炎、诺如病毒肠炎等。) ...
婴儿拉肚子,肠炎或痢疾的可能性很小,最常见的原因是腹部着凉或者喂养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一般给予合理喂养或者口服益生菌就能缓解。还有少数是对奶粉过敏或者乳糖不耐受引起的拉肚子,针对这种情况,一般给予水解蛋白奶粉或无乳糖奶粉喂养就能缓解。如果婴儿一直拉肚子,也可能是生理性腹泻,多见于6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表虚胖...
3.液体疗法:从腹泻开始,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防止脱水,母乳喂养的婴儿应继续母乳喂养,增加喂养频率,延长单次喂养时间,混合喂养的婴儿应在母乳喂养的基础上给予口服补液器或其他清洁饮用水。 当然如果是母乳喂养,引起的生理性腹泻,一般不用特别处理。 建议当新生儿拉肚子时,应在医师指导下对症治疗。三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