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带蒂转移适合修复膝关节周围的浅表创面;( 3)合并骨髓炎、骨缺损、死腔形成的创面,采用以腓肠内侧动脉为蒂的嵌合肌皮瓣移植修复。 带蒂转移皮瓣 该皮瓣薄,皮瓣宽度在6cm以内供区多可直接缝合。需要注意的是,腓肠内侧动脉的伴行静脉粗大且管壁较薄,往往与受...
采用带蒂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膝关节、窝和小腿近端三个不同部位的皮肤缺损。 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对37例患者(男29例,女8例),年龄18~78岁,平均51岁,采用带蒂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腓肠内侧动脉缺损37例,男29例,女8例,年龄18~78...
主动脉 颈总动脉 大脑动脉环 Arteriae medullae spinalis 锁骨下动脉 股动脉 腹壁浅动脉 旋髂浅动脉 阴部外动脉 深外阴动脉 膝降动脉 股深动脉 腘动脉 膝上外侧动脉 膝上内侧动脉 膝中动脉 腓肠动脉 膝下外侧动脉 膝下内侧动脉 膝关节网 髌网 胫前动脉 胫后动脉 Truncus ti...
关键词:游离皮瓣;穿支;腓肠动脉;重建;微血管 背景 游离皮瓣和显微血管手术的引入显著改善了重建头颈部复杂肿瘤切除术后组织缺损的选择。早期基于动脉血管蒂的游离肌皮瓣、筋膜皮瓣或复合组织瓣常被用于重建组织缺损。 目前用于口腔颌面部软组织重建的主流皮瓣包括桡侧前臂游离皮瓣 (RFFF) 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 (ALT)[...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应以中小面积切取为主,皮瓣切取 后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是其应争取把握的原则。 腓肠内侧动脉伴行静脉外径粗大,与供区血管口径多不匹 配,为解决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的静脉回流问题,提高 其成功率,选择受区较粗大的浅静脉或静脉分叉口吻保留 皮瓣较粗的浅静脉以备吻合。 如找不到匹配的静脉...
右手示指离断伤,中指离断伤,右手背皮肤缺失,右手环指小指皮肤撕脱伤,治疗,受伤当时示指中指离断指体血管撕脱,所以一期行清创加残端修正,创面干净后二期行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覆盖 随访 讨论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动脉和桡动脉接的,静脉和头静脉接的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 腓肠内侧动脉穿支皮瓣(medial surae artery perforator flap)是2016年公布的显微外科学名词。定义 穿支起自内侧腓肠肌动脉,穿过腓肠肌到达皮肤而形成的皮瓣。多用于下肢的创面覆盖。西班牙医师卡瓦达斯(Cavadas)等于2001年首先报道。出处 《显微外科学名词》第一版。
目的 通过对腓肠动脉超声影像学的研究,为晚期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术前评估和腓肠动脉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因大隐静脉疾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者100例(经检查证实无明显动脉硬化),观察其双下肢腓肠动脉的部位及大体形态并测量管径及血流参数值,同时测量其胫前及胫后...
静脉蒂动脉化腓肠是一种手术技术,通过将腓肠动脉和静脉蒂连接起来,实现动脉化静脉的功能,用于改善血液循环和治疗血管疾病。 中文名: 静脉蒂动脉化腓肠 英文名: Vein artery fibularis 相关科室: 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肾病内科、感染内科、老年病内科、风湿免疫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