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风膏 组成天麻(酒浸1宿,切,焙,为末)1钱,朱砂(别研)1钱,人参(末)1钱,川芎(末)1钱,干蝎〔全蝎〕梢(炒,为末)3-7个,白僵蚕(直者,炒,为末)3-7个,牛黄、龙脑〔冰片〕(各别研)1字,麝香(别研)半钱。 制备 上为末,炼蜜为膏。 用法每服半皂子大,荆芥、葱汤化下。
茅先生小儿慢脾风候。一醉膏,花蛇鼻,蝎尾,天南星心,川乌脐,大附子侧,白附子耳,蜈蚣虫肚。上七味、生用,使枣肉五、和前药研成、子,以脑、麝滴水和丸○如此大。每服一丸、
治慢惊及脾风,身体冷,四肢硬,危急将不救者。 羌活(去芦),独活(去芦并土),人参(去芦),茯苓(去皮),防风(去芦并叉枝),桂(去粗皮,先为末…),… 上先研硫黄,次入麝香、水银,研至无星极细,又入诸药末拌匀,炼蜜和膏,丸皂子大,薄荷汤化下。《保生》治胃虚…...
水七升,煮米熟,去渣,温服七合,入赤石脂莫方寸匕。治少阴病,腹痛下利,小便不利,便脓血者。以水土湿寒,脾陷肝郁,二气逼迫,而腹为之痛。木愈郁而愈泄,水道不通,则谷道不敛,膏血脱陷,凝瘀腐败,风木摧剥,而下脓血。粳米补土而泻湿,干姜温中而驱寒,石脂敛肠而固脱也。
西医把外阴白斑常分为鳞状上皮细胞增生、硬化性苔藓型或混合型。中医常辨证为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血虚风燥型、肝郁气滞型和湿热下注型等。 今天分享给你这个内服龙胆泻肝汤,外应白斑膏调治湿热下注型(多见外阴局部皮肤色素减退,或有湿疹、溃疡,局部灼热疼痛,带下多,黄而秽臭,舌红苔黄腻厚,大便干小便黄等...
天麻膏治小儿急慢惊风,及慢脾风,搐搦瘈疭,昏塞牙噤,一切恶候,及吐泻等疾。全蝎、,牛黄(研),白附子、,天麻、,雄黄(研,水飞),诃子(去核),白术、,藿、上为细末,炼蜜丸如鸡头大,每服一丸,煎薄荷汤化下,甚者两丸。泄泻者煎冬瓜子汤下,呕吐者煎丁香、
春天常见的病,皮肤老是痒。 |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换季高发病荨麻疹也蠢蠢欲动,不少人出现了皮疹、发痒的情况,不少朋友都反映身上开始起风团,多在四肢,游走不定,越挠越痒。 春天是风邪作怪的季节,归因与脾胃、肝木有关。肝为风脏,春季又主肝木,一旦肝木过于亢盛,就容易引起内风。
治疗唇炎的一个好方子——清热除湿祛风膏:功效:健脾,清热,除湿,祛毒。主治:脾经湿热之唇风、茧唇、唇肿等。出自:清代医案本人常用量:黄连6g、黄柏9g、生地黄9g、浮萍9g、白芷9g、防风9g、当归尾9g、白鲜皮6g、白及6g、炒僵蚕6g、冰片1g,颗粒剂,少量开水调成糊状外敷,每日2-3次。
松花味甘益脾,气温能行,脾为胃行其津液,输于心肺,所以能润心肺也。益气者,气温益肝之阳气,味甘益脾气之阴气也。风气通肝,气温散肝,所以除风。脾统血,味甘和脾,所以止血也。可以酿酒者,清香芳烈,宜于酒也。看起来好像适合我,润肺养心养脾可以食用 @都非 #春日追花攻略 #分享植物小常识 +3 编辑于 ...
病在土虚木摇: 脾土中虚,不能斡旋,肝风动摇,邪伤经络。 药物分析: •固土守中:人参、白术、茯苓、干姜 ,白术强脾、茯苓白术化痰湿 ; •平肝熄风:菊花为君(40 分)、牡蛎; •养血柔肝:当归、川芎; •疏肝熄风:桂枝、细辛、防风、川芎、桔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