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虚,病证名。指脾精不足。脾胃为后天之本,人体各部的濡养,有赖脾气散精输布。若胃阴虚,或脾虚不运,阳损及阴,或饮食营养不足,均可使脾气散精无源而致本证。临床表现多有胃阴虚症状,并见饥不欲食,肌肉消瘦,体倦乏力等。多见于各类营养不良证。本证多由劳倦内伤,思虑过度,温热病的恢复期,及慢...
日久而致肝肾阴虚,阴虚产生内热,伤及脾,耗伤津液,引起脾阴亏虚;后者为阳明及肺之燥热所致,因土为脾胃,有分阴阳,脾为阴,胃为阳,或肝气不舒,郁而化火,或嗜食肥甘、辛辣香燥,热积于脾,日久伤及脾胃,形成阳明燥热,消灼阴津,累及于脾,而形成脾阴不足证。
生理学名词。①指存在于脾脏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等)。②指脾脏本身,与胃阳相对而言,脾脏为阴,胃腑为阳。③每脏皆有阴阳,脾阴与脾阳相对而言。...,中医字典
脾阴与胃阴辨 对于脾胃之阴…有人认为只有胃阴虚,没有脾阴虚;有人主张脾胃之阴在理论上分开,而“治疗上基本一致”,“可以不必过细分开”。笔者认为,脾胃之阴无论在理论上抑或治疗上,都不应模糊不分,混为一体。脾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以及水谷精气的输布,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中医讲究阴阳平衡,脾阳虚就像火不够旺,脾阴虚则像水不够多。脾阴是脾脏用来滋润、调和、消化的“根本”,少了它,身体就会像缺了水的机器,运转迟缓、效率低下。而这种状态,绝不是小问题。脾阴虚的人,常常会有一连串让人头疼的表现:口干口苦、胃口不好、消化能力差,甚至还会经常感觉疲倦、心烦,体重忽上...
脾阴不足通常可能出现食欲减退、口干舌燥、大便干燥等症状,具体表现因人而异。脾阴不足是中医辨证中的一种证型,多与饮食不节、久病损耗等因素有关。 1.食欲减退 脾阴不足时,脾的运化功能减弱,可能导致消化能力下降,食物难以被有效吸收。患者常表现为食欲不振、饭后腹胀,部分人还可能伴随身体消瘦、疲倦无力等表...
脾阴不足的相关医院更多»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电话:024-96615(总机) 地址:南湖院区: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36号;滑翔院区:沈阳市铁西区滑翔路39号;沈北院区:沈阳市沈北新区蒲河大道16号 荆州市中心医院 电话:0716-114(预约挂号),0716-8438516(咨询),0716-8881888(荆医热线),0716-8496417(急救) ...
脾阴与脾阳 《黄帝内经》虽无“脾阴”一词,但却论述了脾具有蕴藏营阴、滋养脏腑的生理功能,如:《灵枢·本神篇》曰:“脾藏营”;《素问·平人气象论》曰:“藏真濡于脾”。元代朱丹溪在《格致余论》说:“脾土之阴受伤,转输之官失职。”明代缪仲淳在《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说:“胃气弱不能纳,脾阴亏则不...
如此,脾阴得补,脾气得养,皮下水湿得以排解,患者的一身毛病,也就通通随之消失了。 这就是秦伯未,利用补脾阴的办法,治疗杂病的例子。我这么一说,你该懂了吧? 由此可见,我们的脾阴,真的是体内的万金油啊。它一旦亏少,会带来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其实,放眼我们的生活,脾阴不足的现象,还是比较多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