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中耳炎是指细菌(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及克雷伯杆菌等)感染中耳、乳突腔黏膜、骨膜、骨质后引起的化脓性炎性反应,多发于儿童。临床以耳部流脓为主要特征,还伴有耳痛、听力下降、发热等症状。化脓性中耳炎如不及时
1.化脓性中耳炎:耳朵流脓最常见就是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包括急性中耳炎和慢性中耳炎。除了耳朵流脓,还会有听力下降、耳鸣、眩晕等症状。化脓性中耳炎一定要及时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首先要清洁耳道,然后遵医嘱用抗生素药物滴耳。 2.外耳道炎:外耳道炎也会导致耳朵流脓,分泌物呈水样,疖破溃后会有血脓性分泌物流...
流脓: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开始为血水样,以后变为脓性分泌物。 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无力、食欲差。小儿症状较重,表现烦躁不安、哭闹,双手抓耳,常伴呕吐、腹泻等类似消化道症状。一旦鼓膜穿孔,脓液排出,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如果流脓后症状不减轻或减轻后又加重,则应警惕并发症的...
脓耳是由于耳道或中耳部位感染引起的疾病,常常伴有耳朵疼痛、发烧和分泌物。其主要病因包括以下几点: 1.输液灌耳:输液灌耳是一种常见的耳道治疗方法,但如果操作不当或未经专业医生指导就进行输液灌耳,可能会造成细菌感染,引发脓耳。 2.外伤或异物:外耳道或中耳部位的创伤也是脓耳的一种病因。如果外耳道或中耳部位...
患者需要保持耳部清洁,洗头、洗澡过程中避免污水进入耳内,以免引起二次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 2、保持口腔清洁 口腔容易滋生细菌。一旦产生细菌,则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进而加重化脓性中耳炎。因此,患者需要保持口腔清洁,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3、清淡饮食 ...
脓耳口眼斜病,医学病理名称,是指脓耳因邪毒炽盛,阻痹经络所致。诊断依据 1.有急慢性脓耳现病史。2.主要表现为渐进性与非完全性周围性面瘫。如额纹平坦消失,不能抬眉、皱眉,眼裂不闭,用力闭眼时白睛显露;面部麻木沉重感,呆板无表情,鼻唇沟变浅或消失,人中沟偏向健侧;口角歪向健侧,笑或露齿时尤为...
聤耳,亦称脓耳,是指耳窍中流脓的病症。 《诸病源候论》:“劳伤血气,热乘虚也,入于其经,邪随血气至耳,热气聚,则生脓汁,故谓之聤耳。” 《丹溪心法》:“热气乘虚随脉入耳,聚热不散,浓汁出,为之脓耳。” 聤耳 属急性者,多由外感风火湿热而成,亦有因污水...
脓耳病是比较严重的一种疾病,当引起疼痛症状出现时,对正常的工作以及生活都是有影响的,甚至是对睡眠...
脓耳是指以鼓膜穿孔、耳内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耳病。西医学的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的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炎可参考本病进行辨证施治。病因 外因多为风热湿邪侵袭,内因多属肝、胆、脾、肾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病机 1、外邪侵袭,壅遏耳窍:风热或风寒外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