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尿管瘘 是指出生后脐尿管全程未闭锁连通脐与膀胱,是最为常见的脐尿管异常类型。通常表现为脐部间歇性溢尿液,若感染可出现脐部红肿疼痛。体检时,挤压膀胱区,尿液可经脐部溢出。通过脐孔插管注入美蓝溶液,若有蓝色尿液排出,或经膀胱美蓝灌注若脐部出...
异常一:脐炎 脐炎是由于细菌感染所致的脐部炎症,常表现为脐部红肿,分泌物增多,严重者会散发异味,形成脐周脓肿,伴有新生儿发热。 处理措施:新生儿脐带未脱落之前,每天要及时清理脐部分泌物,使用蘸有75%酒精的无菌棉棒从脐带根部往上旋转消毒;若脐带已脱落,则定期观察脐部有无分泌物,...
肚脐、脐,俗称肚脐眼,医学上称之为神阙穴,从本质上来说是胎儿出生后,脐带脱落后留下的疤痕。肚脐位于髂前上棘水平的腹部正中线上,直径约为1.0至2.0厘米。它通常可以是一个小凹陷或是一个小突出。肚脐下面的腹部肌肉形成一个凹陷。肚脐的细小通常带来一定的组织弱化(structural weakness)并使它易受脐疝气...
脐带脱落的时间因宝宝而异,一般来说,大多数宝宝的脐带会在出生后1-2周内自然干瘪、脱落。但也有少数宝宝的脐带可能会稍晚一些,甚至需要3-4周的时间才能完全脱落。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只要保持脐部清洁干燥,耐心等待即可。重点来了,新生儿的脐带该如何正确护理?详细步骤来了!1、保持干燥:干燥是脐带快速愈合的...
脐湿、脐疮西医学泛指新生儿脐炎,脐血西医学称脐带出血,脐突包括西医学所称脐疝、脐膨出。疾病概述 脐部疾患发生在新生儿期,一般预后良好。但是,脐疮处置不当亦可酿成败血症等重症;若脐血与全身血液疾病有关,则病情较重。脐突患儿大多数预后良好,可治愈。[1]病理病因 产生脐湿、脐疮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断脐后护理...
一、脐部护理 1. 脐带未脱落之前的护理 在护理脐带部位时一定要洗手,脐带脱落前,脐带及其周围皮肤要保持干燥清洁,特别是尿布或纸尿裤不要覆盖到脐部,避免尿液或粪便污染脐部创面。每天用碘伏棉签擦拭消毒2遍,早晚各一次。在消毒时,一手提起脐带结扎部,一手用碘伏棉签充分地擦拭脐带与皮肤连接的地方,用螺旋式...
新生儿脐部护理,主要是每天进行局部的清洗,然后沾干水分,随后使用碘伏进行局部的消毒处理,一般建议一天至少消毒一次以上。其次就需要警惕发生致病菌的感染,比如尿不湿需要及时进行更换,防止过于潮湿造成肚脐局部受到尿液的刺激,严重的还可能会受到大便的刺激,因此造成局部感染的发生。注意穿宽松的尿不湿,防止损害肚脐周围的皮...
确实,近年来针对新生儿脐部护理的观点发生了显著改变,从以往用消毒液擦拭婴儿脐部进行常规护理,转变为实施脐部清洁干燥法进行脐部处理:先取清水擦拭新生儿脐带残端及周边皮肤区域,后用干棉签擦干水迹,待其自然干燥。 文献报道,脐部清洁干燥法对促进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一、脐湿 证候:脐带脱落以后,脐部创面渗出脂水,浸渍不干,或微见发红。 分析:脐部为水湿或尿液浸渍,或为秽毒之邪所侵袭,壅于肌表,故局部渗出脂水,浸淫不干。 治法:收敛固涩。 方药:龙骨散。常用药:龙骨、枯矾收敛燥湿。外用,干撒脐部。 若局部红肿热痛者,加金黄散清热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