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说法认为脊柱共有21椎(即胸椎12节、腰椎5节、骶椎4节),本穴居于胸椎11椎之下,正好在脊柱中间位置,因此命名为脊中穴。别名,神宗穴、脊俞穴、脊柱穴。 脊中。脊,穴内气血来自脊骨也。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脊中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外出体表后急速气...
脊中穴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下凹陷中。 脊中穴图片 2.取穴方法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先取约与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7胸椎棘突,再向下摸4个胸椎棘突下方凹陷中取穴。 快速取穴: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向下推4个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脊中穴。 3.穴位解剖 脊中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棘上...
脊,穴内气血来自脊骨也。中,与外相对,指穴内。脊中名意指脊骨中的高温高压水液外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本穴为人体重力场在背部体表的中心位置,穴内气血为脊骨内外输的高温高压水液,水液出体表后急速气化为天部阳气,故名脊...
脊中配肾俞、命门、中膂俞、腰俞,活血化瘀,治腰闪挫疼痛。 脊中配足三里,补益气血,治眼暗,头昏。 操作 艾灸 隔物灸仪艾灸时间:30-50分钟;温度:38-48 ℃; 艾条悬灸时间:10-20分钟; 艾炷灸时间:5-7壮。 按摩手法:以拇指指关节按压脊中穴,向下深按,持续5-6秒后放开,休息3秒,再进行点按,一压一松为一...
本穴位于腰背部,近肝脾,故可治疗腹泻、黄疸;本穴属督脉,其脉行于脊中,上贯入脑,为诸阳之海,故又可治疗癫痫、脱肛、腰脊强痛。【穴位配伍】配脾俞、阴陵泉:可健脾利湿,主治腹泻、黄疸;配百会、承山:可升阳举陷、益气固脱,主治脱肛;配人中、百会:可调和阴阳、开窍醒神,主治癫痫;配肾俞、委中:...
今天我给大家讲悬枢,脊中,中枢,这三个穴位,我之所以一起去讲因为它们三个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而且我们的脊中是在中间,中枢是在上面,悬枢是在下面。这两个穴位都给中间的脊中供应能量,所以它们三个在治疗方面也经常会相互结合在一起。而且这三个穴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对腰部的扭伤起到很大的一个作用。我们经常...
脊中穴功效:温补脾肾,健脾利湿,解痉固脱,宁神镇静。脊中穴定位:在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俯卧或侧卧取穴。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中医小李医生 针刺操作:一般向上斜刺0.5~1寸,针刺时局部酸胀或放电感,📢不宜针刺过深,以防刺伤脊髓。艾灸法:艾炷灸3~5壮;或艾条...
脊中穴位于脊柱区,当后正中线上,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伏卧取穴。 俯伏坐位或俯卧位,先取约与两肩胛骨下角平齐的第7胸椎棘突,再向下摸4个胸椎棘突下方凹陷中取穴。 快速取穴: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向下推4个椎体,其下缘凹陷处即是脊中穴。
#仲景知识# 【脊中】 定位:在脊柱区,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解剖:在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中;有第11肋间动脉后支和棘间皮下静脉丛;布有第11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深部为脊髓。 主治...